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作者:安皖翼2023-10-12 22:21:42

导读:篇一: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祭端午,念先祖,弘扬传统文化》。 五月初五,粽叶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通用1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祭端午,念先祖,弘扬传统文化》。

  五月初五,粽叶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也称重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的起源。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说法,但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迫离职,还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途中,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这些诗句朗朗上口、经久不衰。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敢于斗争;他勉励我们只要是我所追求的真理,那么纵使让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绝不后悔,哪怕把我五马分尸我也绝不改变,屈原的诗句现在读起来仍能感受到他的气节和伟岸。

  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家灭亡,无力回天,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他们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来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节日。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国家在2008年将端午节设立为国家法定节日,并且放假一天,每年端午全国各地都会开展许多纪念活动,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端午节的氛围,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传统文化内涵丰厚,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共同传承。同学们,让我们从这次端午节开始,积极学习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彼此勉励,为精彩的人生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未来铺垫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谢谢大家。

  篇二: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端午思贤明国志,勤学苦练铸红心》

  各位老师、同学们: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习俗。

  据载,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弱肉强食。当时的楚王墨守陈规,致使连年战败,国力衰败,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屈原在苦劝楚王无果的情况下,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为怀念楚大夫,将糯米包投入江中,希望可以保护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传统,演化为端午节。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身处盛世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富足自信!我们再谈屈原,再论爱国,要倡导的是什么?是“敢把自己给出去”的奉献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5月22日,13点02分,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在上海逝世。从医75年,吴老从科研领域一穷二白起步,把狗窝作为实验室、在桌上解剖、用凉开水就馒头、在席子上打盹,凭着“为国争光、为民续命”的精神,使肝癌手术成功率由上世纪60年代初的15%提高到98。5%,实现了肝癌切除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接近50%的突破。一生拯救超过16000名患者生命,书写了医界不朽的传奇。他说,这辈子,只想多为国家做点事。

  吴老逝世5分钟后,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的袁隆平院士于湖南长沙逝世。袁老毕生心愿之一就是“造福世界人民”,他将我国水稻最高亩产从五六百斤,经过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不断提高,增产至现在最高亩产1100公斤!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免于挨饿。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上个世纪90年代“谁来养活中国”的国际问题,将一生献给了祖国农业和粮食安全事业。

  所有过往,皆序章。所有未来,皆可期。

  时间见证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也延续了民族文化的奋发和进取!每个时代,总有一群人,不畏艰难、无惧挑战、敢于坚持、勇于创新,让中国不断迎来高光时刻!

  同学们,今天的我们,应捍卫来之不易的幸福和自信;更应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不懈奋斗。爱国,从来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要发乎于心,践之于行!

  新时代的我们,应做像荣国团那样,做一个红心向党,立志为国的人。出生于香港贫苦家庭的荣国团,经过不懈努力,成为香港顶尖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他拒绝了打假球的高额诱惑,毅然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请求回国报效祖国的申请书,并成功地夺得中国体育史上的首个世界冠军,成为民族英雄。乒乓球因此被奉为“国球”。

  作为“天医星”传人,我们应当思贤明志,通过在校的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成为技术精湛的职业人,待他日白衣执甲,守护一方生命健康。

  新时代的我们,应像艾立燎一样,做一个心中有爱,立志为民的人。1991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土家族小伙艾立燎,曾是贵州省科技厅三级主任科员,是第一个主动申请下派,到南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90后干部。三年来,他始终把自己视为南岑人,争取各种资金368万余元,成立教育发展帮扶基金、建设电商平台、修补道路、添设路灯等;他培养发展党员6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资助困难大学生、研究生25人;建成钢架大棚3000平方米,新添路灯82盏;实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8户442人脱贫清零,贫困发生率下降20。1%,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作为新时代最有朝气、最具活力的我们,应当把祖国的发展与自己事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用小家的力量筑起大国的威严,让家国情怀成为一种习惯。

  新时代的我们,应像李万君一样,技能报国,做个有意义的人。职高毕业的李万君,和28个小伙伴一起分配到长春汽车厂的配焊车间工作。每天需要背着沉重的装备,拿着喷射2300℃烈焰的焊枪,在车间工作。一年下来,28个小伙伴走了25个,李万君选择了留下。每月焊120个水箱,一年磨破5套工装服,从焊水箱到焊接高铁,李万君不断学习,不断突破。从事焊接工作34年中,总结制定了30多种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37项获得国家专利,代表了中国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让中国技术响彻世界。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我们应当反复钻研,执着专注,用技能守住誓言,报效祖国。用“精微、精诚、精瘁”之心,让自己成为一个“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病人”的好“医生”,让“用生命呵护生命”的歌词变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值此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一起,站在巨人的肩头,沿着先辈的足迹,相互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发图强,勤学苦练,为祖国建设献心献智,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篇三: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过有意义的端午节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

  屈原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刻骨铭心的诗句上,更体现在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上。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更少不了屈原。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我们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学习的机会。

  最后用一句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四: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五六班班主任和老师。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下周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人要饮雄黄酒驱蛇虫,小孩要佩戴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样看来,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来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天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篇五: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这周五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所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随想。相传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时候,悲愤交加,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就这样,端午节这天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他热爱祖国,疾恶如仇、追求真理,用死展示了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他成了中华民族爱国忧民的千古榜样。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那么,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怎样过好这个端午节呢?

  这一天,我们要好好陪陪父母,努力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得永远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他们爱我们胜过爱他们自己,感谢他们把我们抚养长大,感谢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这一天,或者从这一天起,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多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帮助别人。试想,如果屈原只想着自己,他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他的贵族生活,不用去管其他老百姓的生活。当然,他也不会这样被千古传诵,这一天,或者从这一天起,我们更要学会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出污泥而不能的高尚品活,这一天,成者从这一天开始,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很多,但归根到底,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做一个优秀的育人的学子。

  再过几天我校高三学子就要奔赴高考的考场。古语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途美好而充满艰辛,希望我们彼此勉励…发扬上下求索的精神!为自己的美丽人生去拼搏,去回报呵护自己成长的父母和师长。

  借此机会,我想送信毕业班所有同学一副对联,三载磨剑今日策马闯雄关,今朝试锋七月扬眉奏凯歌。祝福我们高三同学在今年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育人的全体学生,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

  篇六: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的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由端午节说开去》。

  大家一定非常开心,5月30号,下周二就是我们的端午节了。说起端午节日,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够知晓一些有关端午节的知识。比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诗人节等等,是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五天。关于端午节的起源问题,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还都有相应的文字记载。比如,有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说法,有纪念孝女董娥的说法等等。但不论如何,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屈原的这一民俗观念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我想,这也是端午节被称为诗人节的原因之一了。

  屈原是中国先秦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主张对内修明法度,任贤与能;对外联齐抗秦。遗憾的是,怀王听不聪之言,屈原遭谗谄诬陷,终被流放。结果,公元前278年秦将攻破楚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我们现在人会在端午节日的前后吃粽子,或划龙舟,或佩香囊等等,正是以此来表达对屈原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之情。但是,我们在端午节前后仅仅是为了吃粽子,为了划龙舟,为了佩香囊吗?与清明节、中秋节、春节一样,我们仅仅是为了做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了一纸空文,我们就会像一支空心的芦苇,再也无法包容我们既有的民族文化精神。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说到底,还是怎么能够不偏不倚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如果人与人之间仅仅是通过一些物质媒介来表达,不能走入人与人的内心,那么,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的意义又何在呢?

  同学们,再过两周,我们亲爱的高三学哥学姐们就要迎来他(她)们期待已久的日子——高考。为什么说是期待已久呢?因为我们所有高三的学子们已经蓄势待发,已经成竹在胸。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由端午节说开去》,再此,希望九泉之下可爱的屈原先生保佑我们所有的高三宝贝们,高考日旗开得胜!高三的孩子们,你们一直是最棒的,因为我们相信,北京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未来终将是你们的,世界的舞台一定还是你们的!

  下面我想朗诵有关屈原的几段文字,送给所有肩担大任的清华附中人!与大家共勉!

  你是谁?仰望苍穹的目光为何那样孤独?可以去国高就又为何选择故土流浪?衣袂飘飘、秋兰为佩又为何形容枯薧、江畔仿徨?

  是因为你的《天问》没有答案?还是因为你的《九歌》没有回响?是因为被束之高阁的美政?还是因为蒙尘受辱的理想?

  ……

  你的灵魂摆脱了漫长的黑夜,去找寻光明的天国;你的笔墨化作山川大地的嗓子,为沉默的人们歌唱。你的死是生命最绚烂的怒放,你的谢幕使你的声音成为那个年代,以及此后千百个时代最明亮的乐章!

  你走了,但山川还在,河流还在,诗歌还在,这片土地的勇气、信念和尊严还在。

  你一定不会想到,那些踏破郢都一统六国的秦军铁骑的后人们此刻就站在江滩祭奠你的诗魂,与楚人一样岁岁进贡,和九州人一同年年棕香。秦时明月不复见,重遇离骚犹在耳!

  归去来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花开花落呀;

  归去来兮,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呀;

  归去来兮,舒展你诗意的翅膀带我们飞翔吧,飞过汨罗,飞过橘林,飞过楚天万里清秋,飞过文脉千载兴衰,飞翔在中华民族的心灵苍穹!

  谢谢大家!

  篇七: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悠悠端午节,浓浓爱国情。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了纪念屈原,把农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

  我们更应该记住,为中华梦的实现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谢谢大家。

  篇八: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序轮转,端午又至。

  每逢端午,祈福祭祖,饮雄黄,挂艾草,街巷里糯粽飘香,湖面上龙舟竞渡,千百年来,人们依旧以各种方式延续着端午的仪式感。

  因为,端午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早已嵌入我们的思维,融入我们的血液。

  端午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我们不可能一一尽述,但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屈原。我们学过《屈原列传》,学过《离骚》的几个片段,今天我还是想带领大家摭拾起那遥远又熟悉的记忆,来重温端午悠久深邃的文化内涵。

  五月的空气里弥漫着清幽的粽香,五月的清风吹皱了汨罗的沉睡——

  两千多年前,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度被放逐,面对楚王的昏聩,楚国政治集团的腐败,屈原的困难太大了,但他依然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告白。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绝不与佞臣沆瀣一气,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他认识上的高度清醒,这是他行为上的高度自觉!

  同学们,面对困境,妥协很简单,对屈原,不过是几句软话、一副笑容而已,然而他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择了卓然独立、坚守初心!

  这就叫矢志不渝。

  同学们,遇到困难,放弃很容易,于我们,就是放过一个疑点,少做一次作业而已,然而,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读高中的初心是什么吗?我们努力去坚守了吗?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同学们还记得屈原的《橘颂》吗?生于斯,长于斯,楚国融入了他的生命,化作了他的信念,所以,他要用忠诚与智慧,甚至生命,去守护他的那片热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忧愁叹息源自他对父老乡亲的热爱。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他的勇气和力量源自他对楚国深深的眷恋。

  这就叫赤子之心。

  屈原的爱国之情滚滚流淌,2000多年来,这拳拳爱国情、殷殷报国志已成为根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强大基因。

  爱国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埋藏于内心的伟大力量。

  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抗疫战争,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科技创新,可以看出,这份赤子之心、这份爱国之情量一旦被激发,一旦被点燃,中华民族将无坚不摧!

  五月的汨罗讲述着永远的故事,五月的粽香承载着无限的缅怀……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这是屈原惜时如金的精神;

  “朝搴陂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是屈原勤于修能的精神;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志存高洁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敢于追寻、勇于探索的精神。

  ……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深情回望一个民族的璀璨苍穹,用心体悟先人给予的灵魂滋养。

  同学们,带上心底的这份坚韧、这份赤诚、这份永不停歇孜孜追求的精神,让我们传续中华情,一起向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九: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本周五,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首先,端午节是一个爱国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最有名的说法就是屈原的故事。而屈原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爱国。爱国诗人屈原见楚怀王轻信小人谗言,导致国破人亡,遂在绝望中投江。相传民众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鱼虾,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端午节成为我们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那作为我们在校的学生,应该如何爱国呢?我想就要从爱校、爱师、和爱自己开始。这次初一和初二期中测试和初三一模取得了这么骄人的成绩,我们是不是要感谢学校营造的良好的校服,班主任营造的良好的校风,已经各位老师营造的良好的学风。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并且从我们的言行中体现出来!

  其次,端午节也是一个全面讲卫生的节日。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喝黄酒用以驱蚊虫,净化空气;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表达了古人驱瘟避邪、祈福健康平安的愿望。但是现在为什么很少见到人这样做了呢?因为社会的进步,比如身在校园的我们,窗明几净,不仅有空调保证可以冬暖夏凉,还有新风系统、每天晚上的消毒工作等等,为我们的学习保驾护航!这么好的条件,同学们更加要爱惜!

  再次,端午节又是一场全民体育节。古人在端午节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对群众性的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今天的中国不仅早已经告别了东亚病夫的历史,而且在各大国际体育赛事中国都能够力拔头筹。身强才能国强,我们学校不仅仅关注同学们的成绩,更加注重大家的全面发展,比如每天下午的趣味体育活动就深得同学喜爱,我们黄埔二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的骄人成绩就是证明!

  最后,端午节还是一次美食艺术节。因为我们可以吃到可口的、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鲜肉馅的、火腿馅的、蛋黄馅的等多种馅料,形状有四角形的、锥形的、菱彩的、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可能有同学会觉得粽子算不上美食,或者说粽子不好吃。我想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小衣食无忧的你们,天天被各种美食环绕,已经感觉不出来了。但是你知道吗?每年世界上有上亿人吃不饱饭,今年由于俄乌冲突,更是很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但是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因为我们何其有幸,今生入华夏。我们有强大的祖国,保障我们的安居乐业;我们有家长和老师呵护,天天衣食无忧!

  在获得的同时,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屈原的一句话就是很好的回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彼此勉励,发扬上下求索的精神,为自己的美丽人生去拼搏,回报呵护自己成长的父母和师长。明天,初三的同学将迎来二模,马上又将奔赴中考考场;初一和初二在三周后也将迎来期末调研。借此机会,我祝愿并坚信初三的同学在今年中考一定可以再创辉煌!也祝愿初一、初二的同学在期末调研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一起努力!

  谢谢!

  篇十: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国绍兴地区有一条江面宽广的江,相传那江里有江神。人们为了祈求江神不要因发怒涨水而淹掉田地和房屋,于是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备好猪、牛、羊三牲等去祭拜它。祭典相当盛大,百姓们当日都要斋戒,非常庄重严肃地伏地跪拜、祭祀江神。

  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又到了祭江神的日子,百姓们推举当地德高年长的曹旴做主祭。于是曹旴跪在江边祈求,不料因太靠近江水,一不小心失重跌入江中。

  人们赶紧打捞,无奈潮水太急,人们打捞了很久也不见曹旴的影子。曹旴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儿,叫曹娥。她也在祭祀的人群中,一听父亲落入江中,不禁悲痛得哭得荤了过去。

  曹娥醒后,见众人打捞不到父亲,痛哭着纵身想跃入江中,幸得旁人尽力阻挡。而她的这一举动却让人们感动得流泪,纷纷解囊相助以悬赏打捞。可是打捞了几天,仍然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曹娥每日郁闷不乐,终日哭泣,不思茶饭。她伤心地想着父亲一生正直为人、德高望重,不料却落得今日连尸身都找寻不到,不免更加悲从中来,于是下决心自己去找。

  她来到江边,趁着四处无人便跳入江中,去追寻她的父亲。

  到了第二天,消息传开了,说看到了曹娥和她父亲的尸体。人们都赶到江边,果然看到江心浮着紧紧相拥的两具尸体,一个是曹旴,一个是曹娥。

  从此以后,曹娥如此孝道的名声立刻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就把那条江改名为“曹娥江”,来纪念这位孝女。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但是“孝”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

  孝的真意是什么?孝,就是爱。在中国传统启蒙典籍《孝经》中告诉我们,不仅仅要对父母孝,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也就是说,你孝敬父母长辈,这只是小孝。你还要用同等的心去孝敬亲戚长辈,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爱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视天下儿女如同自己的儿女,这才算大孝。

  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是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更应该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亲爱同学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时代的骄子,更应该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篇十一: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粽叶飘香,传承文化”。芬芳五月,粽艾飘香。提及端午,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我们便会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首流传千古的《离骚》;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言壮志;一首流传至今的儿歌:“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一艘艘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龙舟。这些,都是端午节上最为热闹的一些习俗。

  端午节,是民众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广为流传的节日,端午是一个诗人的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奋笔疾书《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忧国忧民,一片赤胆忠心,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畅谈端午,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倡导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国家安危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试问千年之后,谁的名字和作品还能为世人所传诵?

  传统节日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面对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作为后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除了要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更重要的是要自觉做一个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承者。从诗经的嘤嘤呓语,到楚辞汉赋的铺采摛文;从七夕的金凤玉露,到重阳的登高赏菊;从秦腔的底蕴悠绵,到京剧的唱念坐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浩繁的史帙中显得那样熠熠生光、璀璨夺目。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之材,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样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璀璨的教室,我们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住行。这都是我们的祖辈,怀着爱国爱民的理念,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而来的。

  同学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了解端午文化,是期望大家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树我雄心,壮我中华。最后,预祝老师们、同学们端午节快乐!

  篇十二: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这周四,即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传统节日吗?端午节对,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提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篇十三: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亲爱的各位老师、小朋友们:

  今天将由中一班__老师为我们带来国旗下讲话,她讲话的主题是:走进端午节。

  小朋友们,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国家楚国被敌国侵略,屈原报国无门,最后跳江身亡,屈原死后,老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咬屈原的身体,就划龙舟,往江里投饭团、鸡蛋把鱼虾喂饱,饭团就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粽子。后来,人们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小朋友们,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那么端午节到底有哪些习俗呢?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传统习俗。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吃粽子,粽子皮是树叶做的,粽子馅有很多种。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每年电视上都会演赛龙舟。这一天人们还会用艾叶洗手洗脸,门上插着艾草、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给小孩子戴五彩线,煮鸡蛋,喝雄黄酒、包粽子等。

  我们的国家一直很重视传统节日。近些年来,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全国人民欢度传统佳节。在这里,老师特别想说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喜欢外国的节日,比如说: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这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每过一次传统节日,身心都受到洗礼,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小朋友们,屈原的故事虽然离我们很久远,但他的爱国情怀离我们很近。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代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小朋友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祝所有老师、家长朋友们、小朋友们端午节安康!

  篇十四: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端午节,让我们互道安康

  尊敬的各位同事,亲爱的全体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元宵、七夕、重阳等不是法定节假日,所以有节无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法定节假日,国家立法放假的。由于我校前有高考后有中考,每次都需要放假四天,所以今天大家没能休息,导致有假未放,大家辛苦了!老师们,同学们,祝你们端午安康!我今天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让我们互道安康》。

  端午节是爱国节,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元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因自己所在的楚国被灭,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吃饱后不伤害他的身体,同时万舟齐发,呐喊击鼓以求吓退蛟龙水怪,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同学们!我们是荆州江陵人,更要知晓和缅怀屈原,古城荆州北门外有屈原的雕塑,城内还命名有一条屈原路。大家到外地读大学或工作,有人问起时,希望你能加以介绍,同时也借助这个爱国节激发我们的爱国爱家乡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端午节前后古人会在家里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现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消,我国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在不同地方曝出新疫情。希望大家牢记防疫要求,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社交距离,外出戴口罩,减少外出减少聚集。

  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2023年5月,我校组队参加了在洪湖举行的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洪湖站),24名高一年级的同学在学校外的龙渊湖训练不到40天,平均年龄全场最小,一路拼搏进位,最后取得了地方组第六名的好成绩,获得奖金1万元。几万观众呐喊助威,孩子们激动不已。希望同学们在高中时期养成锻炼习惯,有几项体育爱好,一定会终生受益的。同学们,是不是?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们洗粽叶,包粽子,可以吃上品种繁多的粽子。我们学校食堂从昨天起开始为大家准备了粽子与盐蛋,让大家在校内感受到端午节日氛围;今天早上,又推出了自助调味柜台,楼上楼下各一个。服务师生是后勤部门永远的宗旨,让我们为后勤处点赞!为学校点赞!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分享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爱国家、爱社会、爱父母。勤于锻炼,身心健康,同时在学习的道路上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家庭担责、对自己满意的人!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让我们互道一声:端午安康!

  篇十五: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学院团委的__老师,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中华魂,端午情》。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纪念我国著名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据《史记》记载,战国末期楚国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反对和排挤;屈原被迫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划船拯救,将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吃饱了,不要吃掉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端即是“初”的意思,人们也以吃粽子、喝黄酒来纪念屈原。

  屈原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闪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是他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于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情厚谊。

  和屈原不同,我们如今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深知国之自立自强的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鸦片战争之后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为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们的节日”主题,利用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内涵为同学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院团委也在端午前夕开展了主题为“扬传统文化,妙笔画端午”的黑板报评比活动,期待各系各班的优秀作品展示。

  最后用屈原的一句名言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传统节日背后积淀的是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华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传承和延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

  篇十六: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各位老师,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大一班__老师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同时它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些都是被人熟知的关于端午节的俗语,生动地体现了端午节的习俗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心目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吃粽子,赛龙舟,这些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作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更应该知道并拥有它所代表的精神。一是为了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体现于龙舟比赛的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端午节更是一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现。

  同时,端午节也是一个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的机会。邻里之间互相送粽子,与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龙舟竞渡,都是一些平常享受不到的事情。

  在此,__老师希望大家能重视端午节,重视这个中国传统节日。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到此结束!

  下面有请大一班张钰菡小朋友为大家带来端午节儿歌《粽子香》。

  粽子香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艾条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哪儿端阳。

  篇十七: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上一周我们一起度过了两个重要的节日,其中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其中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是因为什么原因要纪念这位诗人呢?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做屈原,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敌人侵略,就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里,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老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咬屈原的身体,就划船到江上,有的敲鼓吓走鱼虾,有的把饭团丢进江里喂饱鱼虾。在那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就有了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屈原,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们、崇尚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谢谢

  篇十八: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龙舟乘风破浪,四明学子一举“糕”“粽”》。

  今年的6月3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人民一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端午节。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纪念一位不朽的人物——屈原。从2008年开始,我国为弘扬民族文化,保留民族传统,将五月初五列为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人们缅怀的是屈原赤诚的爱国之心。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祖国能强盛起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屈原的这一片冰心,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是我们的魂。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拋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精神是一种广义的忠,一种大爱,一种永恒。

  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身处的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和谐;我们所处的校园书声琅琅、环境优美。在这么一个富足、繁荣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爱家乡,学会珍惜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会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美好的生活。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屈原所面对的这种大是大非,但平常生活也时刻能体现忠诚和大爱,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再过几天,高三的同学们,将走进高考的考场,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印证“天道酬勤”的真理,我衷心祝福你们都能高中,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而高一、高二的同学们也要在二十几天后,迎来期末考试和相关科目的学考。相信同学们心中都会多出一份紧张、兴奋和期待。

  紧张源自于父母那热切的目光,源自于老师谆谆的话语,源自于所有关乎的荣誉。有了这份必要的紧张,同学们的思维会更敏捷、更全面、更深刻,你们的表现会更出色、更优异。兴奋是因为到了验证自我的时刻,到了展示风采的时刻。凭着这种积极的心态,同学们能够做到比平时更加认真、更加细致、更加自信。我们期待,期待着在考试过程中,全体同学诚实守信、和谐竞争、你追我赶。

  同学们,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真心地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从屈原的身上获得启发,热爱我们的生活,忠于我们的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昨天的好习惯塑造今天的你,让今天的好习惯成就明天的你!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大家!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通用1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老师发言端午节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校长在2023年高中暑假散学典礼上的讲话2023年幼儿教师端午节国旗下讲话我是政务担当人演讲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