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作者:admin2023-03-11 18:35:01

导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优选15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 课前谈话:我们昨天已经是朋友了,你们这个班是个充满自信的班级,你看他们的眼睛大大的,腰板挺...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优选15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优选15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

  课前谈话:我们昨天已经是朋友了,你们这个班是个充满自信的班级,你看他们的眼睛大大的,腰板挺得直直的。(生眼睛睁大,腰挺直)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上课。

  师: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不太喜欢这种称呼。小朋友们好!

  生:大朋友好。

  师:好,孩子们,咱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课文,齐读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生齐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放录像:小村庄原来的面貌。

  师:这就是村前的那条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远方流去,一棵大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浓浓的绿荫之中,就是这美丽的小村庄。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就在课文里呢!请打开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开始吧!

  生自由读。

  师:讲了什么故事呢?生字都认识了吗?

  生:认识。

  师:我们把生字都勾划出来,和同桌读。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准,读给同桌听,赶快行动。

  生读。

  师:不少孩子都划好了,别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啊。都读好了吗?回答我的问题时声音要大一点。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来读一读本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斧头

  指名读。

  师:请大家跟着他读。下一个——

  生:盖房

  师:会读的一起读这个词。这个词可不好读,读什么?

  生读:造犁

  师:我不喜欢你们齐读,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非常好,平翘舌都读得很准。咱们城市的孩子没见过犁,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词,一起读。

  生读:造犁

  师:下面这个词又不好念。

  生读:裸露。

  师:是这样读吗?你来读。谁来教他读。

  生教读。

  师:大家一起读这个词。

  生读。

  师:下面一个词谁愿意读。

  生:柴烟。

  开小火车读。

  不断减少扩大家具随着冒出柴烟

  师:真不愧是火车头,读了两个词都读对了。刚才有个生字,大家可要注意,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出示:冒出

  师:谁来提醒大家写这个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千万不要把上面的日字写成目字。

  师:是日字吗?

  生:不是。

  生:上面那个日字下边不用封口。

  师:日字是扁的吗?

  生:不是。

  师:这个字写时注意什么?

  生:下边的目字要写得窄窄的。

  师:再仔细看,第三笔和第四笔写时注意什么。我在黑板上写,你们在本子上写。你写一个不满意就再写一个。

  指导书写。

  投影出示学生写的生字。

  师:好了,咱们继续往下读。你会读你要抢着读。

  抢读:洪水何处包括……

  师:真不简单,全都读对了,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了不起!这回再读课文我们就不怕了。读课文,待会儿选择你最熟的段落,读给每个老师听。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来,我们男女生赛读。

  女生读。

  师:咱们女孩子读得真好。来,男孩子读。

  男生读。

  师:咱们男女同学都读得很好,我们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

  师: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第六自然段了。来,我们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生齐读。

  师板书:什么都没有

  师: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生:指那个小村庄,外面下着雨,下了五天五夜,把小村庄没了,

  师:他说小村庄没了,谁来补充,所以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哪些?

  生:这些房子和树木都被树木冲走了

  师:你是说用斧头砍下的树变成了房子

  生:就是砍下的树家具都被冲走了。

  师:应有具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那些靠斧头得到的东西,包括这个小村庄都没有了,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小村庄啊,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的脑子里有什么问题吗?

  生:小村庄为什么被洪水冲走?

  师:你善于提问题,是聪明的小朋友。

  生:树木减少会造成如此恶劣的环境吗?

  师:你很会提问题,说明你认真读书了。我觉得刚才那个孩子提得问题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小村庄被洪水冲走了,这个问题我们仔细读课文就可以知道,大家仔细读课文,把和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开始!

  生读。

  师:好,不少孩子已经找到答案。下面小组交流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

  师:因为什么呀!

  生:他们把树都砍掉了,所以得到了惩罚。

  生:他们把树砍掉了,变成一片草地所以得到了处罚。

  师:说得真好,把书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棵棵?是吗?看看。

  生:不是,二三棵,五六棵。

  师:家家都这样砍行吗?

  生:不行

  师:村子的人们砍树砍得特别多。是数量多(板书:数量多)太不像话了,砍那么多树,行吗?一年年一代代,可见他们砍树的时间怎么样?

  生:很长。

  师:这样不停的吹下去,土地就怎样——

  生:裸露

  师:一起看看这。

  出示: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板书:裸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土地在悄悄地变化。

  师:树砍了,土地变化了,小村庄就没了吗?你说。

  生:因为盖房。

  师:还有吗?

  生:把树全砍了。如果有树,小村庄就不会被冲走了。

  师:第几自然段写的是小村庄被冲走了。

  生:第五自然段。

  师:一起读,让我们一起感受那洪水中的小村庄。

  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放录像:不幸降临到那曾经美丽的小村庄。滚滚洪水(课件临时有点问题,没能放完。)

  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那洪水中飘摇的小村庄,我们只能到课文中去看看。

  生读。

  师:听老师读一遍。

  师读。

  师:再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美的小村庄啊,就这样被洪水卷走,什么都没有了。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生:小村庄就这样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来说。

  生:我觉得小村庄这样做对环境很不好。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心里不好受。

  师:读出你的心里感受,读吧。

  生读。

  师:请坐,想读的一起读,读出你们各自的感受。

  生齐读。

  师:亲爱的小朋友,先前那个小村庄的故事结果是那么令人遗憾,引人痛惜,但给人们留下的是更深的思考,我们下节课再思考,好吗?下节课老师要检查你们课外搜集的环保的资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2

  师:真高兴看到精神的你,想跟大家聊聊,你喜欢漂亮的衣裙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美味的蛋糕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我这个美丽的老师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美丽的风景吗?

  生:喜欢。

  师:哦,你喜欢甜美的声音吗?

  生:喜欢。

  师:是的,美好的事物总能引起我们对美的追求和无限遐想;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我们一起去看看。

  (多媒体出示美丽的小村庄)

  师:好,告诉我,你喜欢这个小村庄吗?你说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村庄上有很多美丽的油菜花。

  生: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那个水很清。

  生: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这个小村庄的人都很幸福。

  师:哦,你也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这个小村庄,因为这个小村庄的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森林。

  师:哦,郁郁葱葱的森林,你看得真仔细啊,是啊,我跟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但我更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甜美的读书声。

  (播放课件:配乐第一自然段)

  师:好!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谁给我们读一读?好你来——

  (一生站起来读这段话)

  师:读得不错。

  师:再请个同学,李汶泽

  (生读这段话。)

  师:很好。听到大家的朗读老师也陶醉其中了。现在我请你再看这段话,你除了发现小村庄特别的美,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山谷中早先有个美丽的小村庄,你还有什么发现?除了小村庄特别美,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一个、两个,黄书涵你来。

  生:那里的空气清新甜润。

  师:还有呢,黄歆雨。

  生:天空湛蓝深远。

  师:除了这个小村庄的美,还有哪些发现吗?你看看,山谷中,早先有个美丽的小村庄。农洁妍。

  生: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

  师:还有吗?农滢橙。

  生:村前河水清澈见底。

  师:那还有呢,跟老师读第一句话:“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跟读第一句话)

  师:早先有过是什么意思?

  生:早先有过,就是以前有过。

  师:早先有过,现在这个小村庄还在不在?

  生:不在。

  师:那你想啊,这么美丽的小村庄现在不在了,你想看看现在的小村庄什么样子吗?

  生:想。

  (课件出示现在的小村庄图片)

  师:看看现在的小村庄,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知道的?黄柳非。

  生:为什么以前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

  师:啊,对了,怎么变成这样子啊,你有什么感受?

  师:你觉得怎么样,看这个图片,黄崇琮。

  生:变化太大了。

  师:变化太大了,你的心情呢?

  生:很伤心。

  师:很伤心,还有呢?黄洁仪。

  生:早先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现在出现很多裸露的土地。

  师:哦,你觉得奇怪吗?

  生:奇怪。

  师:你想知道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请读题目。

  (生齐读课题)

  师:好,现在就请你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美丽的小村庄变成了这个样子,是谁造成的啊?

  (生自由读文,师提示学生要自由读文)

  师:哎,我们班的同学特团结,读着读着慢慢地就变成齐读了。哎,不错,那你想为什么小村庄变成这样子?

  师:好,覃欣慰。

  生: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师:雨才停下来,结果怎么呀?小村庄,谁接着往下说?好,黄洁仪。

  生:因为人们把山上的树木都砍下来。

  师:啊,才会怎么样呀,是人们把树林中的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才会造成今天的这样子。你再来说一说。

  生:因为人们把树木砍下来,如果不砍的话树木可以抵挡洪水,这个小村庄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子。

  师:啊,那也就是说是村民自己把自己的小村庄给毁了。是啊!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师:接下来,请你

  “为什么说是小村庄的人们造成这场灾难?为什么说是村民自己毁掉小村庄?请你分成四人小组,找出你们认为是村民自己毁掉自己村庄的理由的句子或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生分组学习,师巡视、参与学生学习活动)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把他们交流的意见汇报汇报,把你们小组的理由给我们说一说,黄昱瑜。

  生:我们小组画的是:“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还有“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师:哦,那个小组画得跟他们一样的,请举手(各组举手示意认同该小组意见)

  师:好!小组画得跟他们一样的请举手,意见跟他们一样的理由?啊,都一样,还有吗?除了这两个地方,你还有什么理由?哪个组?黄书涵。

  生:我们小组前两句和黄昱瑜的小组画得一样,不过,第三句我们画的是“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村民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掉了树木,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师:这也是理由之一,是么?啊,哪个小组跟他们意见一样的举手,这个理由啊,你认为黄书涵这个小组的理由充分不充分?

  生:充分。

  师:充分,那么这句要不要画?

  生:要画。

  师:请你补上(生补画这句话),哦,还有小组要补充吗?黄歆雨,请你——

  生:前两句跟黄昱瑜一样,还有一句要补上的“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你为什么要画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啊?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砍伐树。

  师:啊,一直在砍树,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

  生:“不断”。

  师:啊,“不断”,还有呢,针对时间是哪个词?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师:“一年年,一代代”说明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树。

  师:在这里我要表扬三(一)班的同学,你们真会学习,跟老师也跟同学想到一块去了。好,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眼睛看一看黑板,谁来读这句话?黄崇琮。

  (黄崇琮读该句子)

  师:周璇询,你也来读一读

  (周璇询读该句子)。

  师:刚才各小组都画了这句,请你告诉我你们的理由是什么,是村民自己毁掉自己的村庄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呢?好,农梦婕。

  生:“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那谁砍啊?

  生:村民。

  师:啊,去砍这个树;这个“谁家”指的是谁啊?

  生:村民。

  师:谁去都可以,哪一家去都可以,有没有谁制止他们啊?

  生:没有。

  师:啊,没有,就拎起斧头,还有“拎”呢?隆屹。

  生:说明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树木。

  师:他们很高兴根本不在乎,他们不会心疼,是吗?黄书涵,你也来补充

  生:他们拎起斧头认真的很轻松地到山上去,不在乎以后的日子怎么样。

  师:啊,你做做“拎”是怎么样子的(生在座位上模拟“拎”动作)。

  师:啊,这说明他们根本不在乎——

  生:以后的日子怎么样的。

  师:他们没有想到,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的什么——

  生:后果。

  师:后果。好,李冠德,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后山坡上出现了什么?

  生:裸露的土地。

  师:“裸露”是什么意思?

  生:树木被砍断了。

  师:树木被砍断了,是吗?啊,好,“裸露”呢也就是山坡上没有了什么?

  生:没有了树木。

  师:没有了树木,好,黄柳非。

  生:“裸露”的意思就是没有东西遮盖。

  师:没有什么的遮盖?

  生:没有树木的遮盖。

  师:好,没有树木的遮盖,那你对村民的这种行为,你是怎么样的感受?

  师:刚才你告诉老师是伤心(板书;伤心),那么现在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你的心情是怎么样子的?

  师:好,你说

  生:气愤。

  师:气愤,还有呢,

  生:愤怒。

  师:愤怒,还有呢?卢琼俏。

  生:生气。

  师:生气,好!那大家读这一句话的时候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

  生:生气。

  师:谁来读?黄柳非。

  (生读“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农洁仪

  生:她读得很流利,不过她没有读出生气的样子。

  师:啊,生气的样子,如果把生气的语气读出来就更好了,是吗?但是你的心里面(怎么想),老师知道。谁再来?(一生举手)

  师:你能读吗?那你来试试读好吗?

  生:好,齐读!

  师:好,预备起

  (生齐读这句话)

  师:我可以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大家非常的——

  生:(异口同声:气愤!)

  师:这句你应该怎么读?农梦婕。

  (课件出示另一句话:“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生:很伤心。

  师:用伤心语气,还可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读?黄番。

  生:难过。

  师:除了伤心、难过,还可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读?黄崇琮。

  生:很惋惜。

  师:很惋惜,那我们试着来读好吗?“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起。

  (生齐读)

  师:后面这句话你为什么把声音降下来呢,你觉得怎么样,你说——

  生:伤心。

  师:伤心,所以你把语调怎样啊,降下来了。

  生:我伤心。

  师:那请你看一下,这么美丽的小村庄,树木被一棵一棵怎样——

  生:砍下来

  师:砍下来,对了;那你想,你又应该怎么样啊?

  生:伤心。

  师:非常非常伤心,那么除此之外,我们会觉得怎么样啊?

  生:气愤!

  师:那么,读这句话时候也可以用气愤的语气来读一读;那么,在这些话里你还可以找出村民毁掉小村庄的理由在哪里?

  生:树木被一棵一棵砍下来地砍下来。

  师: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地砍下来,就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你还有什么理由?黄荣洲。

  生:“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通过这句我能感觉到他们不在乎以后会怎么样。

  师:他们根本不在乎以后会怎么样,没有想到砍树的怎么样?

  生:后果。

  师:对,他们就觉得有这些应有尽有的家具,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啊?

  生:过得还都不错。

  师:过得还好,那么请问“一年年,一代代”是多长时间?文艺霖。

  生:“一年年,一代代”的意思是过了很多年,很多代。

  师:啊,过了很多代谁还在砍树,他们一直都没有想到这后果是吗?那么请想象一下“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造成了什么后果,空气怎么样啊?山前的小河怎么了?湛蓝的天空布满了什么?请你想象一下,黄昱瑜。

  生:山上没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村前的小河污染很大,天空布满了乌云,空气由清新变成了很臭。

  师:啊,很臭,不再怎么样啊?不再清新甜润了,是啊,山上的树木被一棵一棵地砍下来以后,那你想想小河不再清澈见底,空气不再清新甜润;那你想象一下,肥沃的土地,满地的油菜花怎么样啊?

  生:再也没有了!

  师:再也没有了,这样的小村庄你觉得怎么样啊?(擦“庄”字里的“土”字)

  生:很不好。

  师:很不好,可是这些村民还是没有想到,好,请你再读这句话,可以用伤心的,也可以用气愤的,都可以。“一年年,一代代”预备齐——

  (生齐读“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师:读得我的心都疼了。好,再看看这两句

  (课件出示“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不错。”)

  师:请哪位同学来读这两句,韦柳江

  (生读这两句话)

  师:好,还记得吗?刚才黄书涵这个小组,把这个“还“字在这里说得非常准确,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还”字?黄柳非。

  生:村民把树木砍断。

  生:说明他们为了眼前的生活都一直在砍树,不管砍树的后果。

  师:啊,不管砍树的后果,那村民没有想到这些后果,最终,灾难终于怎么样?

  生:终于降临了!

  (课件出示句子:“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师:好,谁来读?(生举手)

  师:请第四小组同学来读一读,举手的同学特别多。

  (第四小组学生齐读这句话)

  师:你来评一评他们小组读得怎么样?黄洁仪

  生:他们读得很流利,把气愤的语气读出来。

  师:好,你说,黄凯云,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他们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把怎么样的感情读出来了?

  生:很生气的感情。

  师:那想请问,在这个句子里,什么是“大雨没喘气儿”?这一回我请没有举过手的同学,好吗,我希望看到你的小手,覃醒禾,什么是“大雨没喘气儿”?

  生:一连下了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师: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

  生: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师:这样的问题你也知道,为什么不举手啊,其实老师知道你肯定知道。那谁再来?我希望你自信的小手,唐天祥,你来说好吗?没关系的我知道你懂

  生:一连下了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师:没关系的,我知道你懂,你读对了。

  师;好,我们再掌声鼓励他一下,好吗?你知道了,能不能自信地读一读。

  (生再读“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这句话。)

  师:好。比刚才有进步。黄思纯,你也来读一读

  (生读: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师:好,那“咆哮”,昨天晚上老师让你查字典了,请你告诉我“咆哮”是什么意思?黄荣洲。

  生:气势如雷。

  师:气势如雷。你说,昨晚你查了,是什么意思?“咆哮”——

  生:江河奔腾或人暴怒叫喊。

  师:这里的“咆哮”是谁?

  生:洪水。

  生:是谁在“咆哮”?

  生:洪水。

  师:来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师:这是什么样的洪水?

  生:“咆哮”。

  师:为什么洪水这样咆哮,这样肆虐?为什么?黄柳非。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不爱护自然界的树木,随便地乱砍乱伐。

  师:你说得好!你也来说一说为什么洪水这么肆虐?

  生:那是因为那些人乱砍乱伐树木不爱护树木。

  师:黄屹夫。

  生:这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大自然,遭到了报应。

  师:啊,遭到了报应,所以洪水怎么样啊?

  生:肆虐了。

  师:好,你说——

  生:因为村民乱砍树,所以现在没有树木来抵挡洪水了

  师:啊,没有树木来抵挡洪水,说得真好!

  生:因为他们乱砍乱伐的时候,他们不在乎树木。

  师:现在老师告诉同学们的是,庆幸的是在这场咆哮的洪水的灾难中,小村庄的人们活了下来,那你想对村民说些什么呢?黄昱瑜。

  生:我想对他们说在裸露的土地上种上树木。

  师:真好,你也说一说。

  生:把树木种上以后就不要再乱砍乱伐了。

  师:你说——

  生:让他们把裸露的土地都种上树木,让空气不再被污染,让空气清新甜润,让天空湛蓝深远。

  师:很好,你说。

  生:我想对他们说不要再乱砍乱伐,要不然下次就不会这么幸运地活下来了。

  师:韦柳江

  生:让他们不再砍树。

  师:啊,不再砍树,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啊?

  生:(异口同声地):种树。

  师:对了,应该种树!同学们啊,不仅小村庄的人们意识到种树的重要,我们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了,你们看一看:

  (课件出示文字:你知道吗,在市政府的关心下,我们百色今年的植树造林落到了实处。从从前的植树造“零”到现今的“挂牌树”。由从前提出的“一个人种十棵树”到“十个人种好一棵树”的可喜变化。)

  师:在西北,在沙漠化的西北,人们已停止使用地下水,他们计划在2010年来到的时候,所有的农村都停止使用地下水;到2020年,所有西北部沙漠的农村,都会饮用纯净的水;那你说说,我们有没有信心让美丽的小村庄回来啊,有没有?

  生:有!

  师:对,很有信心让美丽的小村庄再回来!

  师:有信心还不行,还要有行动,得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

  师:好,现在请看这个字(师范写“葱“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生:只有大家用心去种树,才会变得葱葱郁郁。

  师:只有大家用心去种树,树木才会变得葱葱郁郁;是啊,我相信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会怎么样啊?

  生:重新回来。

  (师重写“村庄”这两个字)

  师:那作为同学,我们以我们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植树造林的心愿。好大家读一读:

  (课件显示、生齐读:“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师:请你说一句话,向社会上的叔叔阿姨发出我们的呼吁。黄洁仪

  生:让我们植树造林吧!

  师:让我们植树造林吧!你的呢,黄柳非。

  生:造林就是造福我们每个人。

  师:造林就是造福我们每个人,说得真好。李冠德。

  生:植树造林,功在当代。给我们的家园更好的未来。

  师:很好,让我们全班一起把这篇课文再读一读,我们相信这个小村庄能回来!

  准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预备齐——

  (生齐读全文)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下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3

  一、读题质疑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读过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这个村庄有多么小,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连贯,不破词,不破句。

  2、交流所得

  生:小村庄很美丽,只有几十户人家。

  生:小村庄最后被一场可怕的洪水吞没了。

  生:生活在小村庄里的人们毁灭了森林,也毁灭了自己。

  三、想像感悟

  师:读过课文之后,你的心情如何?

  生:很伤心!

  生:很遗憾!

  生:很可惜!

  生:很震惊!

  生:深感悲哀!

  师:是啊,老师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受。那个被洪水吞没的小村庄曾经是多么地美丽,多么地让人向往,多么地让人魂牵梦绕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小村庄的美丽。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读过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闻到了什么?内心涌起怎样的感受?

  生:我看到了参天的大树,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小村庄就在森林的怀抱里。

  生:我看到了翠绿的树叶,看到了鲜艳的野花,看到了肥壮的牛羊。

  师:《美丽的小兴安岭》有一段话写到了森林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课件出示: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稍,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生:我看到了清可见底的小河,看到了鱼在小河里自由地游来游去。

  师:《珍珠泉》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描写了水的清,让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生:我仿佛闻到了芬芳的花香。

  生:空气真甜啊,真香啊!

  生:天空真蓝呀!云朵真白呀!

  …… ……

  生:我多么想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呀!可惜,小村庄被洪水吞没了!

  生:我太留恋这个地方了!

  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不见了,这个人间仙境般的小村庄不见了,它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让我们来看看那惨不忍睹的情境吧!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师:除了画面上显示的,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人们恐惧的神情。

  生:我仿佛看到波浪翻滚的洪水怎样一下子把房子卷走。

  生:我仿佛看到污浊的洪水上漂浮着的木头,还有人和动物的尸体。

  生:我仿佛听到洪水的怒吼和房屋倒塌的声音。

  师:这样的情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太可怕了!

  生:太恐怖了!

  生:太悲惨了!

  四、追问探究

  师:面对这样的情境,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灾难为什么会降临到这里?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答案,画一画触动你的句子。

  生自由读书、思考。

  生:人们破坏了环境,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生:是这里的人们自己埋丧了自己。

  生:“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吹下来。”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大树倒下的情境。

  生:“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读到这里我很难过,我真想对他们说:别砍了,危险离你们越来越近了。

  生:“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人们真是贪心不足啊!

  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最后的一段话,体会体会,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生:好好地反省反省你们的行为吧!

  生:没有了好的环境就没有了一切。

  生: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 ……

  五、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环境被污染的图片。

  师:读过这篇课文,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请动笔写一写。

  学生自由练笔,教师组织交流。(过程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4

  【教学说明】

  2006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东方北师培训中心,联合在北京航天二院礼堂举行“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四大名师教学艺术观摩研讨活动”,四位在全国教坛德高望重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位教师交流语文教育艺术、回味语文教育人生。这时,我的师傅靳先生却因肾病病情加剧而卧床在家,不能出席这次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照常进行,总策划庞玉先生和靳先生商定,由我代先生在活动中做课,还是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而且要我重新设计。这样安排,一是因为这是靳先生的代表课,二是因为要体现靳先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正在弟子继承和发展,三是体现我与靳先生十余年的师徒情谊。我知道,这样安排,不仅是先生对我的鼓励,也包含先生对我的信任。

  我根据“感悟式教学”的理念和引导实践、指导练习、诱发感悟相结合的教学过程,重新设计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因为是代师傅上课,所以我选取的教材版本仍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十册综合复习材料中的版本。10月21日这一天上午,活动如期举行,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我走上台,对着台下一千多位教师深深地鞠一躬,说:“老师们,今天,本来应该由我的师傅靳家彦先生做课,可是靳先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出席这次活动。先生要求我代他做一堂课,而且就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现在我谨尊师命。”随后,我就做了这堂课。也因为是代师傅上课,所以这个课我仅上这一次,此后再也没上过。

  上午的活动结束时,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周一贯等均对我的课给予肯定。支玉恒老师认真地对我说:“课上得好,有你师傅的影子,也有你自己的东西。”四位名师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三位师伯对我也是爱护有加,我向他们问课时,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提出修改意见,就像对自己的弟子一样。我觉得,支老师这句话既是评我,也是评我的师傅。

  【教材原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教学现场】

  一、初读全文,练习朗读,了解故事结构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课书,(板书课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读一读课文,一边了解这个故事,一边练习朗读。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生:一共六个自然段。

  师:围绕着这个小村庄,故事开头是怎样讲的?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但落掉了一个字。)

  师:你可能是因为紧张落掉了一个字,这次你再读,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全班读第一自然段。)

  师:开头讲“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板书:很像样),对应着这个“有过……”,课文最后讲了这个小村庄哪去了?第几自然段讲的?

  生:(读第五、六自然段。)小村庄被河水冲走了。

  师:课文可没有说“冲”走了,而是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卷”。

  师:被谁卷走了?

  生:咆哮的洪水。

  师:“咆哮”是口字旁。从哪儿发声?(从嘴里。)从谁的嘴里?(猛兽。)从猛兽嘴里发出声音,我们就说猛兽在咆哮。课文里可不是说猛兽,是说什么?

  生:(齐)洪水。

  师:洪水发出的声音非常可怕,像猛兽叫一样。所以我们也说洪水在咆哮。有一个成语形容非常可怕的事物叫洪水猛兽。

  师:这里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有了。(板书:什么都没有了)你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这里有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说这里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很自然,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会写什么?

  生:会写这个小村庄是怎么没有的。

  师:好我们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指导“裸露”一词的读音。出示投影片讲解“犁”的意思。)

  (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范读“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一句,指导如何断句。学生练习。)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谁能用村民的一个动作来概括小村庄是怎么没有的?

  生:砍树。

  师:(板书:1、有过,很像样——2、3、4、砍树——5、6、什么都没有了)这样读课文,一边读一遍思考归纳,课文读完了,课文的结构就在脑子里清晰的呈现出来。

  二、细读课文,感受村庄的美丽和毁灭

  1.出示小村庄图片,学生欣赏并描述小村庄的景色。

  师:被卷走的小村庄到底是什么样的,课文没有具体描绘,只有一个词语说他是“很像样。”能想象出来吗?我们看一看。(出示小村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描述小村庄的景色)哪儿美,用心去体会。小村庄的前面是什么?一条小河,看看河水是什么样的;村庄的后面是什么?一片山坡,看看山坡上的树林是什么样的;你再去感受,这里的空气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置身其中,一定会心旷神怡。

  师:这个小村庄美吗?请你用三五句话描绘一下你感受到的小村庄,山坡上的树林,村前的河水,这里的天空,这里的空气,还可以写一写你感受到的其他的景物,给你三五分钟,好,写吧。

  (学生听着音乐写话三分钟。教师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

  生:早先的小村庄,河水清澈见底,山坡上的树木很多,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那里的空气很新鲜。

  生:村前有一条小河,河面碧波粼粼,河堤上的绿树荫在了水面上,美丽极了。村后有一片山坡,山坡上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木,放眼望去,一片绿树红花的好景象。

  生:早先的小村庄,河水清澈,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天空晴朗,使人心旷神怡。

  2.深入品读,感受村庄被毁的原因

  师:这样美的小村庄。最后被毁灭了。你们概括的原因,是村民们砍树。可是我有些困惑:村民们要在这里生存,要种庄稼养活自己,上山去砍一棵树,制作一些农具,不行吗?村民们要在这里居住,上山砍几棵树给自己盖一间房子,不可以吗?要生活好,需要几件必要的家具,砍一棵树造家具,可以理解吧?你看,不砍树,村民们就没法生存,砍树本身有错吗?

  生:没有。

  师:那“砍树”的行为怎么会把小村庄毁了呢?这不矛盾吗?

  生:大家都去砍树,就把小村庄毁了。

  生:砍得越来越多了,就把小村庄毁了。

  师:砍树造房造农具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要生存就要利用自然资源,但是砍树确实又毁了这个小村庄。这个矛盾我们通过阅读课文来解决。现在我们就来品读课文,看看小村庄的村民是怎么砍树的,是一种怎样的砍伐才把整个村庄毁掉?(板书:品读)品读,就是像喝茶一样,喝一口品一品滋味再咽下去,你读一句也要细细地品一品,重点的地方画一画,体会它的意思。这样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一句一句地去品,看看小村庄的村民们是怎么砍树的。朗读、默读、思考,也可以画下来你认为重要的句子、重点词语,同学们之间可以讨论,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开始。

  (学生独自或三五人组成小组研讨、读书。持续五分钟。)

  师:很多同学向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我找的是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我的理解是,树木不断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这个“不断”说明村民们是一年到头不停地砍树,世世代代,从没有间断过。

  (生齐读这句话。)

  师:你从“不断”一词品味出小村庄毁掉的原因,请你把原因写到黑板上。

  (生板书:不间断地砍树。)

  生:“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他们砍树的时间很长,每一年都要砍,每一代都要砍。

  师:时间很长。用一个词语来说,叫什么?“世世代代”。(学生板书:世世代代。)

  生:我找的也是第三自然段中的:“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我觉得他们砍树看得很过分,因为他们想要的是应有尽有的家具,您刚才说的做家具是做必备的家具,而他们是必备的要做,没必要作的也去做,只要想到的就去做,“应有尽有”,这就很过分。

  师:你抓住“应有尽有”这个词语品味出村民们砍树很过分。那么你总结的原因就是什么?

  生:很过分。(生板书:很过分。)

  (教师出示这段文字,全班齐读。)

  生:我也是找的这句话,我读到“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我想,山上的应该有上亿棵树,而小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一家盖一栋房子根本不会砍掉那么多树木,他们肯定是没完没了地盖了很多房子,才毁掉了整个山坡上的树木。

  生:我从“一间间、一栋栋”感受到村民们不是每家盖一间房,而是每家盖三间五间很多的房子。

  师:你的语感也很敏锐,感受到村民们盖房子也很过分。

  生:我说的是这段话的最后一句:“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我感到,柴烟消失得很快,树木也跟着柴烟快速地消失。

  生:这里“大量”这个词说明他们不是适量地砍,而是砍的树木很多,当成柴火烧掉,太过分了。(学生板书:大量)

  生:我从“一间间、一栋栋”感受到,每间房子都要烧柴火,房子越多,冒出的柴烟越多,砍的树也就越多。

  师:你把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去感受,真好。

  师:(出示文字投影片:①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②还有大量的树木被当作柴火烧掉了。)同学们的语感很敏锐,你对比着读,想象一下第一句话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大量的树木被当作柴火烧掉,太可惜了。

  师:为了烧火做饭烧掉大量的树木,太不值得了。

  生:我对比着读发现,上面的句子让我感受到那个柴烟消失的样子,觉得很可惜;而下面的句子就没有这种感觉。

  师:对了,下面的句子只是叙述,上面的句子是形象地去描写,你读起来感受就很强烈。这个句子还写出砍树是天天进行,因为生火做饭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上面的句子,感受小村庄的村民是怎么砍树的。

  (生齐读这段话。)

  生:我找的是第四自然段:“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靠着锋利的斧头生活,就是靠着砍树来生活,就是他们生活中总要砍树。

  师:砍树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生:我补充一点。“锋利的斧头”这个词语,让我感到他们砍树时,对树木毫不留情,以砍树就倒下了。我读这心里就特别难受。

  师:看到“锋利”一词,你有这种感受,这是多么的可贵。

  生:我也补充,他们每天都大量的砍树,就靠这个,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师:(出示文字:“不管……,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想一想:人们只管砍树过日子,有哪些现象人们视而不见?

  生:山坡上出现裸露的土地,他们根本不在乎。

  师:土地裸露,他们根本不管。你来造这个句子:“不管……,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生:不管山坡上裸露的土地有多少,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生:不管柴烟怎么污染天空,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生:不管山坡上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幸福安康。

  师:是幸福安康吗?看课文原句“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体户体会,怎么理解?

  生:天空被污染,土地被裸露,树木被砍伐,这不可能是很好的生活,只能说是还可以。

  师:对,课文没说他们日子过得不错,而是在不错前面加了一个字“还”,你再读,味道就不一样了。表示什么?

  生:还都不错,表示他们的日子一般般。

  师:你再读这句,体会体会。

  生齐:“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生:我觉得,村民只管砍树,不去种树,毁掉了小村庄。

  师:说得好。我们在看课文的三四两段。(出示课文三四自然段文字)刚才,我们把这两段联系起来体会。发现,看到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他们管吗?(不管)看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他们管吗?(不管)看到柴烟污染天空,他们管吗?(不管)他们只管什么?

  生:只管过自己的日子。

  师:这样联系起来阅读思考叫“品读”。还有什么感受,继续说。

  生:我读第二自然段:“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我觉得,他们砍树很随便,很随意,一点不觉得可惜。(学生板书:很随意。)

  生:我体会,“谁家想盖房”,谁愿意盖房就可以去砍树,谁愿意造犁就可以去砍棵树,很随便,乱砍树。

  师:随意砍伐,一点计划都没有,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叫“乱砍滥伐”。(学生板书:乱砍滥伐)

  生:我该他们补充,我觉得,他们感到砍树是毫不犹豫的。

  师:体会得好。你体会这个句子,“想盖房、想造犁”和“就拎起斧头”中间有没有空隙,又没有犹豫?

  生:没有。一想了马上就砍,而且没有想一想后果。

  师:都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了,形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了。你们这样读课文,品味出自己的感受,在读课文的时候,把我们的感受再放入课文中去,课文的内涵就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也就丰富了,是谁丰富了课文、丰富了课堂?是你们,是你们的品读。

  小结:

  师:(手指学生写下的板书)你们认为小村庄村民,世世代代不间断地砍树,很过分地砍树,随意砍树,乱砍滥伐,这样毁了小村庄。(看到学生讲“滥”字写错)“滥”字怎么写?谁来写给大家看。

  (一生上来写下一个大大的“滥”字。)

  师:(指导学生认识“滥”字,齐读“乱砍滥伐”一词。)

  3.品读结尾,感受村庄被毁

  师:这样的砍伐小村庄能不消失吗?我们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出示文字:①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②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话“小村庄”后面有一个逗号。

  师:有逗号一般就要停顿。听老师读。(范读这句话。)中间那个停顿,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起小村庄的村民,为他们担心。

  (指导朗读这句话。)

  师: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师:“什么都没有了”后面一个破折号,解释都是什么没有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还有吗?(没有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吗?(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吗?(没有了。)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师:老师有个问题,“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已经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了,可是后面还要写“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有必要吗?

  生:没必要,这样写就重复了。

  生:有必要,这是强调。强调就是因为这个锋利的斧头,所以小村庄被毁灭了。

  师:这里的“锋利的斧头”代表了什么?

  生:代表村民们的乱砍滥伐、只砍树不管种树的行为。

  师:这是在告诉人们,小村庄被卷走了,村民们那种乱砍滥伐、只砍树不管种树的生活方式也宣告结束,这样生活只能管一时,不能持续长久。

  (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一段话。)

  三、设置情境,表达认识

  师:原先的那个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河坡上空空荡荡。后人为纪念这件事,要在这片空旷的河坡上立一块木牌,上面要写一句话,让所有经过这里的人看到这句话,引发思考,为之震撼。这句话写什么?

  生:不要乱砍滥伐,要多种树。

  生:乱砍滥伐的后果就是这样。

  生:你怎样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怎样对待你。

  生:如果你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而不保护大自然,大自然会惩罚你的。

  生: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棵树至少需要十年,这片森利有可能已经存活了百年、千年、甚至万年,但人类将它毁灭,却只是一瞬间的功夫。

  生:要超越自然,必须爱护自然。(教师引导修改为:“要想拥有自然,必须爱护自然。”)

  师:老师出个主意:从课文中找一句话写上去,找哪一句?

  生:我选课文第一句话:“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我改为:“在这片河坡上,早先有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师: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在一片空旷的河坡上立着一块木牌。你念这块木牌上的字。

  生齐:“在这片河坡上,早先有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四、拓展实践,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老师留一个作业:过了一段时间,这片河坡上又来了一批村民,看到了木牌上的句子。他们在这里住了下来,他们会怎样在这里生活?请你写一篇小故事,设想一下这些村民应该怎样生活,篇幅与这篇课文相当就行。下课。

  【教后浅说】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追求引导实践、指导练习、引发感悟三者结合的阅读教学过程。教师应多方设法引导学生用全部心智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文字的感情,去感受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本课教学中,我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品味句子,理解句段关系,学习品味咀嚼语言的技能和方法,感受故事展现的情景,领悟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习的字词包括:犁、裸露、咆哮等;品味的句子包括:“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重点)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重点、难点);理解的句段关系包括:第三与第四自然段中的句子之间的关系等。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实践、指导练习、引发感悟三者充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体味课文言语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

  例如,原文没有描写小村庄的景色,而用一个“很像样”的词语一笔带过。在教学中,我抓住“很像样”这个词语进行补白,让学生想象、描写、朗读,融听说读写的训练于一炉,为后面感受乱砍滥伐给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害进行铺垫。这种即兴的片段写作练习是学生当时感受的真实表达。

  在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处理上,先提出问题,是什么毁灭了小村庄?合理地砍伐并没有什么错,那么错在哪里?引导学生深入地品读课文,用抓住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等方式,揣摩、体会乱砍滥伐的行为和后果,走进课文言语,感知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

  再比如,在对课文言语情味的品味中,我让学生比较:①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②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感受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中间那个停顿,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比较性阅读,使课文言语中的情味充分展现出来,使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经验得以提高和丰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5

  【课业设计】

  一、我会选

  清澈(chè zhé)喘气(zhuǎn chuǎi) 湛蓝(shèn zhàn)

  卷走(juàn juǎn) 裸露(guǒ luǒ) 雨水奇多(qí jī)

  二、我会填

  郁郁()()清()见()()()深远

  清()甜()各()各()()有()有

  三、我能把加黑的词换个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

  2、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 )

  【能力迁移】

  一、照样子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例:山民们喝泉水,山民们牙齿都很白

  因为山民们喝泉水,所以牙齿都很白。

  1、人们开始砍树盖房,造犁。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木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大雨之后,洪水暴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文,回答问题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锋利的斧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它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都没有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都没有了。

  3、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奥赛】

  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状况,根据调查情况为有关部门或者个人提供建议。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6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

  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

  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3、质疑问难。

  (二)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的说法吗?

  (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

  2、学生朗读,质疑。

  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五、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板书设计]

  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斧头(树减少)

  破坏环境

  受到惩罚

  美丽

  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7

  一、教材简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文章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文章语言简朴,含义深刻。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之后,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二、教学对象分析我班的学生活泼可爱,喜爱新鲜的事物,但他们的环保知识还是较为缺乏,对乱砍乱伐及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等情况还了解的不够。此外,该年龄阶段的学生虽已初步具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但体会蕴含在课文中的道理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特制作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具有人文亲和力的环境,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学生就能饶有兴趣的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小村庄毁灭的惋惜之情,及对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三、教学目标分解 目标 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品评 模仿 操作 反应 价值判断 认 识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 √ 技 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 √ 3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 √ √ √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 √ √ √ 情 感 5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具备初步的环保责任感。 √ √ √ √ 四、学习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五、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六、教学设计说明该课教学设计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教学理念,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式,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做到以质疑定向,以读书为本,以课件激情,以体验拓展,以生活为源,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一、引导质疑,以疑定教。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感知课题和初读课文,提出疑问,并梳理问题: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后来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二、带疑读书,自主解疑,把自主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1、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第一个问题----“有怎样一个小村庄?”时,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找关键词——“美丽”,并联系下文理解“美丽”一词。随后让学生依据课文板画美丽的村庄,并通过想象将小村庄画的更美。紧接着是依照课件背诵该段课文,完成积累。随后描述自己心中美丽小村庄,挑战课本的描写,以达到运用的目的。在该教学环节,以学生的提问——解疑——积累——想象——运用为主线,从而使学生的读书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这点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也为后面小村庄的毁灭的教学打下伏笔。2、在解决“这样美丽的小村庄最后怎么了?”这一问题时,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在课文结尾处寻找到了关键句子: “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通过朗读,学生理解,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了发洪水时的惨状,而后结合洪水视频给予孩子们内心以强烈的震撼,这样用对比的方式,将小村庄先前的美丽与毁灭的结果相比较,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小村庄毁灭的惋惜之情,及学生探究小村庄的毁灭原因的好奇心。3、在探究“小村庄为什么会毁灭”时,放手让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寻找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来回答小村庄灭亡的原因。当学生通过反复读书找出关键句子并凭借课件演示的小村庄环境不断恶化的情景加深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得出乱砍滥伐是小村庄毁灭的根本原因后,又趁热打铁询问乱砍滥伐还有什么害处,而后展示人们乱砍滥伐带来的触目惊心的恶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目的。三、动画激趣,创设情境,趣味朗读,再品文章。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之后,用游戏的读书方法,凭借flash动画的播放,激发学生用到位的朗读来赢得看flash动画权力的好胜心、好奇心。让学生通过朗读,争相展示其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朗读及理解能力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提高。除此之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flash动画还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四、故事引路,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在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后的课件展示了人们破坏环境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切地体验人类破坏环境的情境。而后,用衣着破烂的地球妈妈参加新年音乐会,让其他客人大吃一惊及宇宙博士向人类发警示通告的故事,唤起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并通过让学生帮宇宙博士向人类发出警示通告为契机,促使学生大胆表达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抨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七、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1、本课教学的重点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为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人类破坏环境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为突破重难点,特在课件中课文这一界面上给各个重点句段做了连接到相对应的典型画面的超级链接,使学生在提问并通过自主学习找到含义深刻的关键句段时可以随时进入相应故事情境进行学习。此外在课件中还展示了一定数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人类破坏环境的画面和美丽村庄小鸟鸣叫、砍树的音频及洪水肆虐的视频文件,以期通过强烈的听觉、视觉效果的对比,小村庄前后变化的对比,使学生对小村庄的毁灭产生无限的惋惜之情和强烈的环保责任感。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那与情感相对应的课文重难点的突破也就迎刃而解。2、电教媒体的选择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将整个小村庄的毁灭过程制成了 flsh动画置于课文下方,用以配合学生朗读悟情的环节。为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得主动,学得有趣,在运用再现小村庄毁灭过程的这一动画时,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学生随意组合逐段读课文,谁能读好哪一段,就能为大家赢得看到小村庄毁灭过程的相应部分的flsh动画的权力,这一环节使学生的读书兴趣空前高涨,教学气氛热烈,学习效果极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使学生学得真,学得乐,学得深。八、多媒体的选择使用表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重点 资料来源 媒体在教学中 的作用 媒体 使用方式 powerpoint、音频 美丽小村庄图及鸟鸣声 自制、资料库、网络 理解重点词句,引导背诵 看、读、背 powerpoint 课文 自制、资料库、网络 理解重点词句,分析段落,读懂课文内容 看、找、读、思 flsh动画 小村庄毁灭的全过程 网络 动画激趣,创设情境,朗读品味,理解文章 看、听、想 powerpoint 词语 自制、资料库 词语认读 看、读、思 powerpoint 课堂练习 自制、资料库 巩固所学并灵活运用 填写、练习 powerpoint 村民砍树情境图及相应句子 自制、资料库 理解相应课文 看、读 powerpoint 山坡土地开始恶化图及文 自制 理解乱砍滥伐使环境开始恶化 看、读 powerpoint 山坡土地不断恶化图及文 自制 理解持续砍伐使环境恶化严重 看、读 powerpoint 树木被砍做了什么的 图及文 自制、资料库 理解树木被大量砍伐 看、读 powerpoint flsh动画、视频 暴雨侵袭图、洪水冲毁村庄的视频片段 自制、资料库、vcd 理解小村庄被洪水吞没 看、读、想、说 powerpoint 洪灾后的小村庄图 自制、资料库 展现情景,体会惋惜之情 看、读 powerpoint 人类乱砍乱伐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图 自制、资料库、网络 激发学生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看、想、说 powerpoint 人类污染环境图 自制、资料库、网络 想象被污染的情景,谈感受 看、想 、说 powerpoint 美好环境憧憬图 自制、资料库、网络 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看、想 九、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十、教学时间2课时十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质疑问难。(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上节课,老师刚把课题一写,就有爱动脑筋的同学提问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小村庄呢?这个小村庄最后又怎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在书中找一找。二、带疑读书,自主解疑1、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学生通过读书找到“美丽”一词。)书上是怎样描写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呢?你心中的美丽小村庄是什么样的?谁来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小村庄?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他们画的很多东西书上都没有描写,这说明他们一边读书----(一边想象。)希望大家用这样的方法来读课文。(学生熟读第一节依照课件提示练习背诵。随后依据板画描述自己心中美丽小村庄,挑战课本的描写,以达到自积累至运用的提高。)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样了?谁能从书里给我们找找答案?相机理解句子:a “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教师点拨:句中的哪些词能看出洪水的凶猛?(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卷:是指将上面的东西如房屋、树木等被连根拔起,包住一起冲走,就像千军万马一样,突出了洪水的凶猛。)①学生想象当时洪水泛滥的样子,并描述。②看洪水肆虐视频,再次朗读该句。b“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你是怎样理解的?(所有靠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工具,还有不错的生活,都没有了。)美丽的,如同童话中仙境般的小村庄就这样没有了。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谁能读出这种惋惜之情?(学生齐读、指名读、分组读。)3、为什么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会变得什么都没有了呢?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写小村庄消失原因的句子,实在拿不定主意的话,同桌之间,或四人小组中也可以商量商量。(学生自学)4、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原因一:①“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a这样做导致的最初结果是什么?(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这说明环境已经开始恶化。)b看课件,指导朗读该句。②“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a 做“树木都变成了什么?”的课堂练习。b看课件,指导朗读该句。③“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a “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人们砍树的行为是持续不断的。b看课件,指导朗读该句。教师小节:“一间间” “一栋栋” “应有尽有” “各式各样”说明人们砍伐的树木很多。这两句话揭示出小村庄的人们不仅仅是一年砍,一代人砍树。而且是年年在砍,代代在砍。这样毁掉的树越来越多,造成的水土流失一年比一年严重,洪水来了,才把小村庄卷走了。原因二: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肆虐的洪水是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而乱砍滥伐才是小村庄消失的根本原因。)教师小结:综合大家刚才所说所读,我们可以看出美丽的小村庄消亡的原因不只一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板:乱砍乱伐)乱砍滥伐带走了大地的绿衣,带来了洪灾和旱灾。乱砍滥伐使水土流失,乱砍滥伐使气候失常,乱砍滥伐使小村庄的环境恶化最终使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5、谁能说说乱砍滥伐还有什么害处?(旱灾、水灾、土地沙化、沙尘暴、江河水库泥沙淤积,生活能源紧张。)相机展示课件,促使学生对乱砍滥伐害处的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目的。三、创设情境,趣味朗读。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我已看出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读课内书,还学会了读课外书,我真为大家自豪。大家掌握了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所以才找准了问题的答案。课文理解的棒,是不是也能读的很棒?现在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谁读好哪一段就能为大家赢得看相应段的fiash动画的机会。(结合fiash动画的播放,学生个人读、二人读、自由组合读,教师与其他学生予以适当评价。)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1、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小村庄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掺痛的教训。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些什么?(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2、除了乱砍滥伐,人们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相机观看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人们乱扔垃圾,排放废气,污染水源,放出噪声。地球已被人类折腾的千疮百孔。3、老师这有一个故事大家想听么?(教师讲衣着破烂、倍受人类折磨的地球妈妈参加新年音乐会,让其他客人大吃一惊及宇宙博士向人类发警示通告的故事,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4、谁能帮宇宙博士向人类发出通告,以警示他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母亲?你可以说一段话,也可以说一句话,还可以以口号、广告语等形式来说。(学生练习后发言)5、(课件展示美好家园图。)地球是我家,人人要爱她。有一天,希望我们眺望远方时,能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美好的家园。拯救地球,人人有责。为了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吧!形成性练习 内容要点 学习水平 题型 题目内容 1 知识 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补充词语 2 理解运用 思考、讨论、回答、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样了?为什么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会变得什么都没有了呢? 3 操作 查阅资料 查找树木的作用及人类破坏环境的有关资料及图片。 板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学生板画的美丽小村庄) ) + 乱砍乱伐 =什么都没有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缺点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整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该课语言朴实,含义深刻。在教学这课的过程中,我设计的比较好的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应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首要任务。如果信息技术不能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上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就没有使用的必要性。就以本课为例,本课教学的重点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为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人类破坏环境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而与教学重难点紧密联系的是文中表现小村庄毁灭过程及原因的关键句。因此,我在课件中课文这一界面上,给各个重点句段做了连接到相对应典型画面的超级链接,使学生在提出疑问并通过自主学习找到含义深刻的关键句段时可以随时进入相应情境进行学习。而精心挑选的具有典型性的渐变的画面也为学生理解小村庄的变迁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当这些重难点内容以图、文及动画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对重难点的突破力度也就自不待言。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应以激发情感为主旨。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文学是充满情感的艺术。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相碰撞时,作家的意图也就达到了。然而,由于小学生形象直观性的思维特点及他们的阅历等等原因,使得他们情感的激发还需要一些条件,而信息技术恰恰能快速满足小学生的这一需要。因此我在课件中还展示了美丽小村庄的画面、小鸟鸣叫的声音、砍树的声音及洪水肆虐的视频和一定数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人类破坏环境的画面。这些学生平时很少见过的直观形象,以其强烈的听觉、视觉效果冲击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对小村庄前后变化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能迅速激发学生对小村庄的毁灭产生无限的惋惜之情和强烈的环保责任感。由于课件使情感激发得以顺利进行,在情感驱使下去学习,去寻找小村庄毁灭的原因,就使相对应的课文重难点迎刃而解。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应以引导趣学为重要手段。电教媒体的选择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还将表现整个小村庄的毁灭过程的flsh动画置于课文下方,用以配合学生朗读悟情的环节。为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得主动,学得有趣,在运用再现小村庄毁灭过程的这一动画时,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学生随意组合逐段读课文,谁能读好哪一段,就能为大家赢得看小村庄毁灭过程相对应部分的flsh动画的权力,这一环节使学生的读书兴趣空前高涨,教学气氛异常热烈,学习效果极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使学生学得真,学得乐,学得深。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还应以其他教学手段为必要补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并不是万能的。当它与其他教学方法与手段共用时,会更好的促进教学。有时,信息技术展现的直观形象会侵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将信息技术与学生板画紧密结合。在学习“小村庄是如何美丽”的环节时,我就先让学生读文然后画自己想象到的美丽的小村庄,从而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然后再以课件展现美丽的小村庄的图景予以补充,并通过课件所能体现的关键词语的鲜明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该段,从而使得两种直观方式的重要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与学生的想象及原有水平为基础,还应当有老师的语言做导向,同时它也应当与其他教学形式共存。在展现小村庄被洪水冲毁的视频片段时,我也是让学生先想象述说发洪水的情景,当孩子们极尽心中的表象之后再出现视频,从而使学生的原有水平得以充分释放和逐步提高。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还用到了讲故事的方法来创造学生发表对人类破坏环境看法的契机。信息技术的作用是重要的,但如果滥用则会事倍而功半,甚至产生负面的作用,在这课中我认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电教媒体使用的还是有些多,我们在不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能滥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是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投影插图,导入

  1、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丁怎岸的印象?

  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3、今天,我们读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许多年前开始。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咆哮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

  3、边读边思考:小村庄结果怎么样了?

  三、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小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真令人痛心,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探究这个问题。

  四、熟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1、自己练习讲述。

  2、指名讲述。评价读音的准确,故事的完整。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已练习读。

  2、小组内读,评议后再练习。

  3、指名读,师生评议:

  ⑴第1段要读出小村庄环境之美:

  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呀!是谁毁了的呢?

  ⑵深入学习2、3段:

  ①理解第二段第三句话:具体给这十几户人家取一些名字并描述他们的行为。

  ②把“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

  ③说说对“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这句话的理解。

  ④朗读指导:读出小村庄人们的行动以及村庄变化的过程。

  ⑶学习最后两段:

  ①去掉“还”字跟原句比较,找出问题的实质。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大雨没喘气”和“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体会悲惨的无法挽回的结局。

  ③过渡:事实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带给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还是让这些斧头给毁了一切。

  ④“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你能具体说说吗?

  ⑤议议如何读好这两段,再试试。

  二、总结全文

  1、有感请地朗朗全文。

  2、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什么?

  三、练习

  1、抄写自己认为意思深刻的句子。

  2、记下一则广告,想想根据本课内容,你会写一句什么?写下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9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懂得要爱护自己的家园──地球,决不可以去任意伤害迫害它。

  2、理解小村庄变化的根本原因。

  3、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词语描写景物的。

  【教学重、难点】

  准确的理解小村庄变化的根本原因,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的运用词语描写景物的。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美丽的小兴安岭》实况录象,引入新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新授

  1、教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问: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了什么?(心情很沉重)

  带着你们的体会齐读这段。

  2、这个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美丽的)

  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早先的小村庄。(早先的小村庄有几排瓦房,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旁边有条清澈的小河,春天,鸟儿在树上鸣叫,各色的野花盛开,老人们在树旁散步,孩子们在树林间玩耍,大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你们说的真好,可是这样的一个很象样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后,什么都没有了。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学生甲: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

  学生乙:是什么原因使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3、默读课文,画出有关使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的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投影提示: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⑴读这句话。

  ⑵把横线补充完整。(谁家想做家具,谁家想烧柴……)

  ⑶指名读这句话,评读。

  4、人们这样做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什么都没有了)指名读第3自然段。

  投影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⑴指名读这句话。

  ⑵从这句中找出有关系的两个词。(减少、扩大)

  ⑶结合课文内容用有关系的两个词说一句话。(每个人去植树,树木会不断的增多,裸露的土地面积会不断缩小。)

  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出什么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把树木变成了自己家的生活用品,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可以看出人们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投影出示: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⑴齐读这句话。

  ⑵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不仅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把树木当成取暖做饭的柴烧掉,冒出的柴烟又污染了环境。)

  5、想象一下这时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呢?(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树桩了)

  6、造成这样光秃秃小村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为造成的。即乱砍乱伐树木,破坏绿化。)

  投影出示: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⑴齐读这句话。

  ⑵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由于人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洪水袭来不仅卷走了光秃秃的小村庄,还卷走了包括住在小村庄的人,以及人们靠斧头得到的家具等生活用品,告诉人们要植树,要绿化。)

  三、总结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完了,它告诉我们,人类要爱护自己的家园,要注意生态平衡,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决不可以任意去伤害、迫害它们。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请同学们课下做一环保调查,并搜集有关图片、资料等,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次墙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0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

  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

  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3、质疑问难。

  (二)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的说法吗?

  (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

  2、学生朗读,质疑。

  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五、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复述课文内容。

  3、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4、能懂得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试着把故事内容复述一下。先自已复述一遍,然后复述给同桌听。

  二、品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写好批注,等一会我们交流。

  三、讲述故事。

  请同学们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再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先自己讲一遍,然后讲给同桌听。可以一个人单独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

  四、拓展阅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我们将自食其果,自我毁灭。

  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读后说说你的感受。

  五、环保行动。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2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潘娟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逐步学会自查

  学习薄弱环节

  班级

  三(3)班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够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重、难点预测

  在字词的预设目标中,能正确听写词语是重点。

  用多种形式展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是本课的难点。

  知识链接

  时间预设

  板书课题3分钟、导学2分钟、自学15分钟、互学15分钟、评学4分钟、整理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预习要求:1、借助工具书认读本课的生字。2、熟读课文。

  一、 激趣,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出示本课导学目标

  1、我能够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齐读学法指导:

  1、 先自查生字,找出不认识的、难写的和易错的,用铅笔圈出来

  2、 对学互相帮助对方解决生字问题,互相提醒易错的地方。

  3、 小组内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共同探讨展示方案。

  三、 小组自学,互助合作。

  小组内依据学法指导开始自学,师依次巡视掌握小组学习状况。

  易错的生字有--------,我是通过------------解决的。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的事。

  提示:小组展示时可用三字经

  有一个、小村庄、山茂密、水清澈……

  可用线路图

  美丽的小村庄——人们砍树造房——

  四、 互学展示,小组互评。

  五、 评学测试,评比小组

  1、 听写词语

  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

  2、 多音字组词

  露、尽

  六、 整理学案

  襄阳市前进路小学语文(三)年级《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潘娟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逐步学会自查

  学习薄弱环节

  班级

  三(3)班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3、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重、难点预测

  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是本课的重点

  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难点。

  知识链接

  时间预设

  导学2分钟、自学18分钟、互学15分钟、评学4分钟、整理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一、 课前检测

  以小组为单位听写本课容易错的生字

  ------------------------------------------------------------

  二、 出示本课导学目标

  1、我能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3、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齐读学法指导

  1、 先自己默读课文,了解小村庄前后的变化和原因,用铅笔标注。

  2、 对学交流答案,解决难点困惑。

  3、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式展示学习结果。

  三、 自学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通过------------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2、 对学、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小村庄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当中,“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是--------------,因为--------------------,才造成了今天悲剧的后果。从中我明白了--------------------。

  小组展示提示:可读一读,把小村庄的以前和后来对比读,再喊出保护环境的口号。

  可演一演,重点突出小村庄被毁后,人们的痛心后悔自省。

  可写一写,续写后来的人们会怎样做呢?

  四、 互学展示,小组互评

  五、 评学测试,评比小组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人们利用锋利的斧头砍下了树木。树木变成了----------------,变成了什么--------------------,变成了---------------,还变成了--------------------。

  2、学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

  六、 整理 学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一、 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交流森林的作用。同学们喜欢听或看故事吗?老师也喜欢。其实许多故事里都蕴藏着或多或少的人生哲理,它指导着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做人。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课文,说一说小村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早先 ( )

  后来( )

  最后( )

  生1:讲述了早先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最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

  三、品味阅读,解决疑惑

  1.从前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

  生1:“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1)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齐读)

  (2)、课文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

  (a)森林——几棵树算是郁郁葱葱吗?哪又怎样才算是郁郁葱葱呢?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我想那里的空气肯定很——住在这里的村民肯定觉得很——

  (b)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发挥想象河里可以看到什么(板书:清澈见底)

  (c)天空——湛蓝深远

  (d)空气——清新甜润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读这两句话吧。(生自由读。谁想展示一下个人风采?指名读,评价)

  过渡:师指着出课件上小村庄的美景,说: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看到了苍翠欲滴的树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如今,这个小村庄已经不复存在了——

  四、感受毁灭

  过渡:这么美丽迷人的小村庄最后却被冲毁了,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1、出示课文第四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大雨没喘气”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生再读课文

  (1)、理解“咆哮”。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咆哮”是口字旁。从哪儿发声?从谁的嘴里?从猛兽嘴里发出声音,我们就说猛兽在咆哮。课文里可不是说猛兽,是说什么?为什么?

  过渡:其实,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对照学习要求学习课文。

  五、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第2—4自然段。画一画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

  2、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造成小村庄最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说明砍了很多树。)

  这“谁”是指哪里的人?“谁家”是什么意思?是呀,是村民把树林中的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才会造成今天的这样子。如果不砍的话树木可以——抵挡洪水,这个小村庄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子,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是什么意思?村民们看到了土地出现了裸露,停止砍树了吗?

  2)没有,他们还是一年年,一代代的砍,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问: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时间很长)每一年,每一代都这样砍树,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指课件)

  B、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想像一下,这个小村庄慢慢地变成了什么模样?

  3)那树木变成了(引生读句子)(多媒体点句子)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A、那些词说明砍的树多?(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3、同学们,树木的作用不仅仅可以造成房子,做家具,还可以净化空气,遮风挡雨,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啊!那你们看到村民大量地砍树,心情怎样?(难过)请同学们用难过的心情去读这个句子。

  4、小村庄的人们,不断砍伐树木,肆意破坏环境,他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六、了解小村庄的结果: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师: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师: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是斧头令村民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却又是斧头,令村民们失去了可爱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归根到底,造成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乱砍滥伐)

  这时,你又是什么心情呢?(沉重,很难过,不好受)就用你沉重的心情去读吧。

  3、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话?(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过渡: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消失了,只留下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七、自学丛书《自然规律》

  自由读读《自然规律》完成下面阅读单 2、自由读读《路旁的橡树》,找一找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八、小结

  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是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小村庄消失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没有环保的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村庄最后消失。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4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你们在预习中,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交流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从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

  理解: 犁 ――出示犁的图片,直观认识犁的样子及作用。

  裸露――课文中说了“裸露的土地”,是说土地上原来有很多的树木,就像给土地穿上了一件绿衣裳,现在土地上面什么也没有了!

  一栋栋房子――还可以说:一幢幢房子、一座座房子……

  咆哮――什么(谁)会咆哮?(台风、洪水、生气的爸爸……)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正音(如“没喘气儿”的读法、“裸”的读音等)。

  4、出示图片,带着问题,再去读课文。(学生自由说,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中有一段话就是描写这美丽的小村庄,我们也来读一读。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及时正音:郁、澈、湛(特别是“湛”,不是形声字)。

  (3)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4)你喜欢这一段中哪个词?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做连线的练习:

  郁郁葱葱 空气

  清澈见底 森林

  湛蓝深远 河水

  清新甜润 天空

  (5)赛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自由练读、指名读)

  3、同学们,清澈的小河从村前流过。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像一道巨大的屏障。这里空气清鲜,庄稼长得很好,的确很美。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1、出示这节课要会写的字:郁、湛、砍、裸、扩、栋、喘。

  2、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这样的字要注意些什么?(偏旁在左的字一般都是左窄右宽,拿“郁”字进行区别)

  3、自由练写这7个字,交流要互相提醒的地方。

  4、再练写一个,尽量写得比第一个好。

  5、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

  五、小结

  第 二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通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9个生字,还写好了7个字。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出示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新词:郁郁葱葱、忧郁、清澈、湛蓝、犁地、裸露、赤裸裸、扩大、扩充、一栋栋、栋梁之才、咆哮、哮叫)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二―五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问:看了这两幅插图,是什么是小村庄发生了变化呢?

  自由读课文2-5段。

  2、重点点拨(体会意思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1)“谁家想盖房……裸露的土地。”

  [引导学生理解“裸露”的含义(没有东西的遮盖),想象土地裸露之后会怎样?体会小村庄的环境已经开始恶化。]

  (2)“一年年,一代代……消失在天空中。”

  [听了同学的分析,你对这段话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①引导从“一年年、一代代”体会到小村庄长期遭受破坏。

  ②从句中的省略号,体会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③反复朗读最后一句话,从三个“变成了”体会小村庄的人们滥用树木,用斧头把大量的树木劈成柴火烧掉了是多么低效、多么浪费。[媒体演示]

  (3)读第5小节,体会人们遭受大自然惩罚的惨痛后果。

  [读到这儿,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再读第2、3小节内容,认识小村庄被冲走的原因。]

  导读第1、4小节,体会人们原来生活的甜美以及后来的悲惨遭遇。

  引发思考:通过乱砍滥伐而换来的甜美生活能长久吗?

  (4)过渡:这种甜美的生活最终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节。

  导读第5小节,引导反刍第3、4小节。

  [导:对于这段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指什么?读:读第3、4小节]

  三、整体深化,读写结合,训练能力

  大家体会真深刻,相信大家的感触也很深吧。请你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1、齐读全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对小村庄里的人们说些什么?

  [如果时间允许,便让学生当堂写一写心里话。]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会写的6个字:森、葱、盖、犁、柴、黎。

  2、说说这几个字的特点,自由练写。

  3、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如“葱”字中的一点,黎的右上部及下面的写法等)

  4、再一次自由练写一个,尽量写得比第一个好。

  五、布置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篇1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朱红瑛】

  〖寓环境教育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增强环境意识〗

  学生在语文课上获得的环境知识,如果不通过实践,是很难发展为环境意识的。依据教育家皮亚杰的理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身心,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机制是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应凭借教材,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优化教学策略,开展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寓环境教育于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环境知识进行探究,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开展课外阅读、小制作、小实验,办手抄报,设问卷,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进行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等。

  如:在学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社区调查及手抄报比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的卫生、绿化状况,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行为;阅读与怎样保护绿色家园相关的报刊杂志,询问家长及有关的专家,搜集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参与社区的环境宣传活动。这样,通过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孩子们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把环境知识变为自觉的行动,最终使环境意识完成从理论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这样一个过程。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五一路小学琚瑞芳】

  〖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但由于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在新课改实践伊始,存在着盲目或随意综合弊病误区。

  如:记得在三年级时,上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后,本想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全是就组织学生开展“人与环境”的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了解周围环境遭到破坏情况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并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办小报等形式展示调查的结果,但由于题材难度太大,不适合三年级学生,活动冷冷清清,效果大打折扣。以后通过多次聆听特级教师、名师讲课,多次收看教育业务的书籍,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肤浅的认识: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主题设计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他人并学会与他人沟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立是紧紧围绕语文课堂来进行的,教师需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在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白巧鸿】

  〖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切实调动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我在语文课上尝试了如下方法:

  1、交给自主权,让学生充分搞好自学探索: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他们的自学要加以引导、巩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其开阔思维。于是,在开学初,我帮学生制定了预习工作项目,并定期检查情况,然后在常规化的预习中,我要求学生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扫清对字、词的理解障碍。此外,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归纳易错字和形近字等。还可以根据自己预习遇到的不同情况提问、质疑或谈自己建设性意见,并在课堂学习中或者在与同伴学习中可以提出“与众不同”、“与书不同”的观点,以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解答疑难问题。

  2、引发学生争论:

  当学生在质疑当中出现多种见解,一时又难以统一意见时,我首先鼓励学生充分进行辩论,然后引导学生在辩论中逐渐统一观点、统一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我出示了这些问题:

  ⑴树木被砍伐为什么会导致村庄被洪水冲毁?

  ⑵从文中“一年年、一代代、多少年、多少代”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⑶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拿到课堂上全班讨论。在引导过程中,相机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联系实际来分析课文内容,从而通过辩论来发表自己想法、意见。最终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

  3、巩固发展,使学生寻求思维的更深一步:

  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我注意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发散思维训练,是学生主动拓宽思维的广度,延伸思维的深度。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中心小学季润寒】

  〖引导求同辨异〗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习的独创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果敢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谋求唯一的答案,求同辨异。我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留出“空白”,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努力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这些意见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信息刺激,让学生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里,产生一些新异的观点,或者通过联想激活另一个有价值的新观点的萌发。这种新观点便是学生的独特见解,在求同辨异中创造性学习的结果。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最后一句“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说说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孩子们普遍用伤心、惭愧、后悔的语气读,有个小女孩子思考后说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小村庄的毁灭是村民们自己造成的,他们这是自作自受,活该受到惩罚。这是多么新异的观点!

  【重庆市高新区兰花小学伍洪丽】

  〖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实实在在教语文〗

  这个特色主要体现在我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上,课堂上教师讲的话不多,但句句精要、到位,是关键处的点拨,衔接处的过度,重点处的强调。课堂中最多的时间属于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可以自由放声朗读,个别朗读,全班朗读,配乐齐读等。老师启发学生读中理解,读中评议,读中体会,读中悟情,层层深入,逐步提高。例如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在“理解小村庄是怎样一步步遭到破坏”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更是巧妙自然,更是强调以读代讲。从这堂课的教材处理、板书设计、课件运用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实在与巧妙之处。

  〖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给语文课“松绑”,教师跳出“烦琐哲学”的怪圈,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删繁就简”。《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堂课,找不到这类提问,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开拓思维空间,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譬如,学生质疑,就自己读懂的地方谈体会,“小村庄的人们能一直过着不错的生活吗?”等都是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既有较大的“运动量”,又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怎么不畅所欲言?在求实的基础上,整堂课还表现有内涵的灵活性,那不是表面上的热闹,而是学生思维的飞跃,情感的激活。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学习论指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关键,采用质疑问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指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师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后,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以课文的重难点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如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应重点研讨:

  1、人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些什么?

  2、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学生的熟读深思,真正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语感。从而突破课文的难点。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小学石景章】

  〖阅读课应该确立什么目标〗

  目前,在实施新课标的高潮中,老师们都按照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在备课,也都按三维目标去评课。可在我听来,总觉得别扭。因为,我认真地研读过新课标。在新课标实验稿里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三维目标。在新课标全文中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只有总目标与阶段目标,而在这个部分中根本没有提到三维目标,不知是何方神圣推出了一个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过程,知识与能力。”这三条目标哪只是小学语文这个学科的目标,是整个育人目标,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都可以用来作目标。这样的三维目标几可统帅人一生中受教育的目标,为什么一定要灌输给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呢?使得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把它当圣旨,当令牌,来限制着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真是令人费解。

  老师们可以冷静地想想,你教一年级用这个目标备课上课,他教三年级也用这个目标备课上课,还有人教六年级还用这个目标备课上课;教20个字的短诗,用这个目标,他教2000多字的长篇课文也用这个目标,这行吗?学生的年龄不一样,教材的篇幅长短不一样,内容不一样,都用一样的目标去统领,这合适吗?这与教条主义有区别吗?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教条地用一个宏观的育人目标来套住小学语文这个极有个性的课程呢?

  在《课程目标》部分里,明明有阶段目标,我们为什么不信奉这个能体现人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阶段目标可以较为具体地指老师备好不同年级的语文课。可哪篇论文,哪位老师又把它当作备课上课的目标呢?即使是能用它来当作教学目标,我仍认为是不够具体的,因为每个年段都包含着2个年级,第一学段是1~2年级,第二学段是3~4年级,余下类推。大家想想,两年之中,孩子也是有变化的呀。我们教某篇课文时,仅仅是针对那个学时孩子,而这个学时学生是有具体学情的呀,怎么能用两年的目标去针对一个学时,一篇文呢?再说,一个学段阅读方面包括的条款,就有10条之多呀,你一堂课能落实几条?所以说,每教一篇课文,应该确定一个准确而有效的微观教学目标才对。

  那么,什么是教学某篇课文的准确而有效的微观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该是语文能力的单项目标。为什么不列入思想教育目标呢?你想想,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应该努力达到。试问,这堂课教《我为你骄傲》,要学生学了这堂课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行动(这是思想教育目标),你教完了,全班学生从此都有了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行动了吗?只怕不能吧。那岂不是目标架空?这样架空的目标,一时无法落实的教学目标列入了教案,与没有列入有什么两样呢?然而不敢不列入,原因是不符合三维目标的首维:情感态度价值观。殊不知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许多要素的合力,方可达成呀。我认为,古人说得好,“文以载道”,孩子们在学文过程中,能从课文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即可,何必在乎立不立一时难以达成的思想教育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牢记在心,随时随事有机施教的,而不应该教条地列入阅读的教学目标。

  如果认可了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来研究怎样来确定教某篇课文的准确而有效的微观教学目标了。我认为过去学热门过一阵子的“一课一得”,很有见地,我也主张每教一篇课文只确定一个微观目标就可以了。比如我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的目标是:初学铺垫,教《七颗钻石》,我又用上这个目标;还比如我教《猎》,我的目标是,抓住特征描述。

  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我的教学目标是单纯的,就一个,绝不多列,然而进入教学后,我用一个十分简单的教学模式来落实我的目标,这个模式仅有三步24个字:第一个环节:链接生活,明确目标;第二个环节:借助教材,消化目标;第三个环节:超越文本,训练目标。至于为何运用这个教学模式,不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另文再聊。

  〖课文内容的教学分寸何在〗

  思想教育也应该借助课文内容或课文内容的延伸,有机地作渗透,但不等于拿着课文内容来个讲深讲透,以达到思想教育效果。如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讲的思想教育是这样做的:

  师: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说说砍树到底对不对?

  生:不对!

  师:村里人砍树干嘛呀?

  生:砍树盖房呀,做家具呀,做工具呀,还可以当柴烧。

  师:那有什么不对,不砍树盖房,老住茅草房呀,不做好家具,老用石头当桌子呀?你们的课桌是什么做的?

  生:木头。

  师:你们看这讲台是什么做的呀?

  生:木头。

  师:那到底该不该砍树?

  生:该砍。

  师:那再砍树,没准又一个小庄村又该被大水冲没了。

  生:那再种呀!

  师:对,这就对了,砍树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没有错,错就错在哪儿?

  生:只砍不种。

  师:如果砍了再种,而且种的比砍的多,那么我们的世界永远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这个片断是我进行思想教育的实例。我想同行们应该从中悟到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渗透了。

  【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新茂小学霍银彩】

  〖阅读模式的操作过程〗

  导入新颖,引发兴趣。在上语文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良好状态。因而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激趣、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如我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前,我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的挂图重新裁剪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当初到处绿树成荫、草绿、花艳,后来为什么全都被洪水冲走,因此情此景,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优选1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海上日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2022教育教学反思小班锣和鼓教案反思湘鲁版小学英语教学反思优秀教学反思通用模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