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第一单元复习

作者:admin2023-02-25 14:54:02

导读:第一单元复习(优选14篇) 第一单元复习 篇1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复习 共几课时 1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会背诵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第一单元复习(优选1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单元复习(优选14篇)

  第一单元复习 篇1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复习

  共几课时

  1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会背诵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

  3.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学会正确使用句号和问号。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2.准确默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记住基本笔画。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词语,能结合韵文看图说一句话。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指导

  (一)《识字1》

  1.背诵韵文。

  2.将词语连成一段话。

  3.给生字找朋友。

  4.辨析同音字、形近字。

  5.巩固偏旁,并说出带有偏旁的字。

  (二)《识字2》

  1.背诵词串。

  2.拓展说说还知道的体育运动。

  3.说话训练。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足、走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6.词语搭配练习。

  (三)《识字3》

  1.背诵儿歌。

  2.把甲骨文翻写出现代汉字。

  3.给生字找朋友。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四)《识字4》

  1.背诵儿歌。

  2.给“也”加偏旁。

  3.给生字找朋友。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五)《练习一》

  1.书空笔顺。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

  3.背诵四个成语

  4.背诵《村居》。

  二、完成巩固练习

  一、复习指导

  (一)《识字1》

  1.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2.多美的春景呀!你能选择识字1中的几个词语,说说你看到的春天吗?

  3.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牙、芽 跳、桃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巾、艹、木、日

  (二)《识字2》

  1.背诵词串

  2.你还知道哪些体育运动项目。

  3.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4.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5.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足、走

  6.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凵 辶 氵、 亠 立 足

  7.词语搭配练习,如:

  打 足球

  踢 篮球

  (三)《识字3》

  1.指名背诵儿歌。

  2.这些甲骨文你还认识吗?

  3.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石 、右 笔、比、 画、话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门 灬

  (四)《识字4》

  1.指名背诵儿歌。

  2.你能给“也“字加哪些偏旁?

  3.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池、驰

  千、干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土 彳 广 马 大 虫

  (五)《练习一》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跳、舟、黑、燕”等。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逗号、句号、问号的简单应用。

  3.背诵四个成语,能填空;背诵《村居》,会填空。

  二、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生字词:

  春雨、发芽、布谷、梨花、杏花、桃树、竞走、标枪、冲击、跳高、跳远、知足、小舟、画笔、问答、什么、燕子、石川、竹林、奔驰、池塘、行动、村庄、养虾、地方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梨花 杏花 柳树 蜜蜂 登山 铁饼 篮球 竹子 行走 奔驰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巾:布、帆、常、帮、

  艹:艺、节、花、苞

  木:树、森、林、村

  日:明、春、星、旧、是

  凵:凶、出、击

  辶:边、达、过、运、近、进、远、送

  氵:沙、洗、洋、流、清

  亠:立、交、充、亮、夜、京

  立:竞、站、亲、童、章

  足:趴、跃、跑、跟、踢

  亻:伙、们、他、休、但、体、位

  门:闪、闭、问、闲、雪、雷

  :笑、笋、笫、第

  灬:点、黑、燕、然、照

  土:在、坏、坐、地、坡

  彳:往、待、得

  广:庄、庆、床、应、度、座

  马:驰、骆、驼、驾、骂、

  大:奔、奇、夸

  虫:蚁、蚂、蛙、蝈、虾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1、( )( )来了,( )( )吹绿了( )( ),吹开了梨花、( )( )、( )( )。( )( )从南方飞回来了,( )( )也快乐地唱起了歌。

  2、你还知道的体育项目有: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长跑

  3、绿蜡( ),( )( )( ),蓝蜡( ),( )( )( ),( )蜡( ),( )石头,( )蜡( ),( )( )( )。要( )( )( )( )( )( )?( )( )祖国( )( )( )。

  4、有马能( )( )( ),有土能种庄稼,有人( )( )( )( ),有水能( )( )( )。

  5、( )( )雷( ) ( )( )辉煌

  6、( )( )莺( )二月天,拂堤杨柳醉( )烟。儿童( )( )归( )( ),忙趁( )( )( )纸鸢。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1、春天来了,。

  2、你还知道哪些体项目:。

  3、我用 蜡笔画 。

  4、马儿在草原上 ,鱼儿在 ,我们在 。

  (六)把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今天的天气真热啊

  2、你知道我的铅笔放哪儿了吗

  3、妈妈 我给你倒杯水

  4、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作业

  设计

  第一单元复习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习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3 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4 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把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 竞赛活动,知识讲解,训练巩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程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学完,下面我们把学过的内容归纳整合。

  (出示学习目标)

  1 学习积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3 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4 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二 复习基础知识

  a (出示训练题)

  1 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Xuán jī qiǎn liáo shì zhǐ

  念 滑 消 寂 人情 故 高气扬

  xuè rǒng ( ) ( ) ( ) ( )

  戏 长 心血来潮 乳臭未干 嫌恶 苦心孤诣

  2 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索然无味:

  苦心孤诣:

  言简意赅:

  3 文学常识填空

  (1)《西游记》的作者是------代的-------,其中有“八卦炉中逃大圣,-------定猿心”的情节。

  (2)《风筝的作者是------原名---------著有散文集《 》。

  (3)《忆读书的》作者是-----原名--------著有诗集《 》。

  (4)马克吐温是----------国作家。

  b(学生答题)

  c(订正答案并总结讲解)

  答案 :1悬 稽 遣 寥 事 趾

  虐 冗 xuè xiù wù yì

  总结:字形字音要牢记,多笔少笔不可替。

  形近字形要分清,读音相同看意义。

  生字联系学过字,稍微变化把它记。

  多音生音要分明,切勿读错失面子。

  2答案 :没有一点趣味。

  这里是费尽心思的意思。

  语简单而意思概括。赅:完备。

  总结:解释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 1)结合语境理解切实语境义

  (2)根据所学词语同义置换

  (3) 分析词语中的重要语素

  3 答案: (1)明 吴承恩 五行山下(2)鲁迅 周树人 朝花夕拾 (3 )冰心 谢婉莹 繁星春水(4)美

  总结: 中考要求:a新课标推荐的篇目识记主要情节

  b中国历代作家要求识记笔名原名朝代生平及主要作品

  c外国作家要求识记姓名国籍及主要作品

  三 复习记叙文知识点

  师生共同回忆: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文章一般以时间(事情的发展)为顺序来记叙。

  ●记叙的详略:所谓详略指文章的取材、组材的详细与简略的问题。记叙的详略由文章的主题而定,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来具体叙述,即“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即“略写”

  ●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应由此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整体意义。

  ●记叙文的主旨:包含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方面,一般用“通过……表现……”的格式概括表达。

  四课内语段品析

  a 出示课内阅读题

  1、《忆读书》第六、九、十段

  (1)选文以___为顺序安排材料,标志性词语是__

  (2)分别概括三段的内容:

  (3)由选文可见读书的好处有___、___

  2 《风筝》第四、五、六、十二段

  (1) 按要求填空

  时间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

  (2)“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我得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但是,四面有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属于________描写,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构来说的作用:

  b学生答题

  c出示答案、总结讲解

  ( 答案略 )

  总结 : 1.答题法则: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找。⑴用原文语句回答:摘录全句。⑵用 自己的话回答:截取关键字词作为答题要点。

  2修辞方法的判断及作用: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写出了--------- 排比 强调了--------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有感染力。

  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气氛(2)衬托人物-------心情。

  4概括故事内容。

  方法:⑴谁(为什么)干什么(怎么样);(2)。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5(1).文章的开头;

  作用: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起下文(4)为下文作铺垫(5)设置悬念。

  (2).文章的中间;

  作用:⑴独立成段的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⑵段末的总结句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章的末尾;

  作用:⑴篇末点题,画龙点睛;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⑶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五课外阅读拓展

  a出示阅读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他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人鱼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的想,这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十八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阿!你看,他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剪样的甲板上跳舞,它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二十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的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六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他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它一定在三在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三十八岁的时候,以为我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前途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观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集邮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续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四十八岁了。又读了几遍人与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开眼洞天,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富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决不回头。终于,他得到了自己成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有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至十八岁……六十八岁……一百零八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1. 对于《海的女儿》这篇作品,作者为什么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

  答:

  2. 文章中加点的“信马由缰”这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3. 作者认为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不足?

  答:

  4. 作者在不同的时起阅读《海的女儿》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请依据文章内容对下列时期作者的感受加以概括。

  1八 岁 时:

  2十 八岁 时:

  3二十八岁时:

  4三十八岁时:

  5. 作者说,现在读《海的女儿》,感到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

  指的是什么?作者在这个时候赞扬了“海的女儿”怎样的精神?

  答:“灵魂”的含义:

  赞扬的精神:

  6. 文章的结尾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

  童年风筝梦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不甘寂寞,来到野外。天好蓝,朵朵白云点缀其上。几只高高飞翔的风筝牵动了我的思绪,将我带回如梦的童年……

  童年的我是不曾拥有过玩具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只绿色的蜻蜓形状的风筝。于是拥有一只风筝,成了我童年的梦。曾多少次,在梦中放飞风筝,醒来却是一场空。怎么办呢?向爷爷要,爷爷用烟袋竿敲我;向父亲要,父亲大声怒喝;向母亲要,母亲皱眉摇头。在刚刚填饱肚子的日子里谁还会去关心一个不起眼的小孩的梦想呢?然而,我要拥有一只风筝的愿望却与日俱增。

  终于,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人,带了好多风筝,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绿蜻蜓。我随一群孩子紧紧围住他。她把风筝放到地上。我拿起那只绿蜻蜓抚摸着,爱不释手。那个人见我十分喜欢这个风筝,就对我说:“一角钱一只,很便宜的,买下这一只吧!”我何尝不想买呢?但是,我的身上是从来没有零钱的。脸热得发烫,我惋惜地放下,悄悄离开,站在远处望着那只风筝。夕阳的余辉撒在地上,是斑驳的影,撒在我的身上,把我的身影拉的好长好长。

  许多买了风筝的孩子,雀跃着跑开了。我再一次靠近风筝,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闪现在脑中。那人正忙着找钱,拿风筝,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我悄悄挪动到他身后,拿起那只绿蜻蜓,飞快地跑了。回到家,坐在床上仔细打量着这只风筝,绿色的翅膀,绿色的身子,它一定飞得很高。我急切得想放飞它,然而,就在这时,父亲回来了,吓得我连忙把他塞到床下,不敢让父亲知道。

  在以后的许多天里,我时时想着那只风筝,却一直没敢拿出来。直道有一天父母都不在家,我才得以拿出心爱的风筝。可是,他的翅膀折断了,身子也弄坏了。我拿着线努力想使它飞起来,他却摔到了地上……

  后来,年龄大了,知道了自己行为的可耻,一直想忘掉这段不光彩的往事,所以没有再放过风筝。

  而现在,眼前的风筝引动我的思绪,脑海里出现了一只愈来愈清晰的风筝的形象,心中迸发出放飞一只风筝的强烈愿望。于是,一只绿蜻蜓飞了起来,渐渐得越飞越高。飞吧!风筝,带走我心灵的污点,圆我童年的梦。

  1文中“一个可怕的念头”指的是

  2文中画虚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作用是

  3 划波浪线句子属于 描写,作用是

  4二三四段内容可概括为:

  ( )风筝 ( ) 风筝 ( ) 风筝

  5文章开头结尾具有怎样的特点?

  6 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与《风筝》一文有何相同点?

  b学生答题

  c 出示答案并讲解

  (答案略)

  五 总结

  刚才我们对第一单元内容进行了归纳整合,希望同学们砸实基础、扩大阅读、掌握方法、加强训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单元复习 篇3

  第三课时

  复习本单元课外重点语段阅读题

  (一)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尸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3.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

  4.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

  答案:

  15.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6.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17.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8.父亲信守承诺、挚爱儿子、不怕艰险的表现都了不起;阿曼达信任和热爱父亲、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表现也都了不起。

  19.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言之成理即可。重要的是要写出孩子最初的惊慌以及想到父亲的话之后那种坚定、镇静。

  (二)

  ①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海边遇见一位熟识的老渔民。我们攀谈了起来。从打渔聊到天气,从大海聊到人生。我忽然地说:“人和海相比,真是太渺小,太短促了。”老渔民似乎不假思索地笑了笑,随口说:“可海懂什么?他的不经意的回答,犹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① 我似乎获得了一种启示。我望着大海。群山、礁石……许久,忽然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我想,是呵,海懂得什么?山懂得什么?②它们虽然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今后,也许还将存在更多的亿万年,可是,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哪怕一分钟,一秒钟呢!而人,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岁月,却每时每刻,甚至在梦中也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存在。而且不正是人类自己【fù yú】了自然以人的面貌、思想和感情吗?在无知的自然面前,人,难道不该感到骄傲和神圣吗?③我顿时觉得第一次用另一种眼光审视着眼前的大海,并仿佛感到自己渐渐高大起来……

  ②我为这意外的收获而高兴,我急忙跑去找那位老渔民。可是沙滩空空的,老渔民已经出海了。举目望去,只见前方的海面上一叶小舟在风浪中驶去,驶去。而我,那些无名的怅惘也仿佛被它带走了……

  1.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fù yú]_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③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3.文中划线的句子①比喻的是□□□□□□□□□□□□□

  4文中划线的句子②的意思是( )

  A.表示作者在思索海与山所懂得的东西;

  B.表示作者对海与山所懂得的东西的迷仍、困惑;

  C.表示作者已认识到海与山并不懂得什么。

  5.“他的不经意的回答”一句中“不经意的”照应了_____”、“____”这两个词语。

  6.文未加点的“它”指代的是□□;“我”那些无名的怅惘指的是□□□□□□□□□□□□□□□。

  7.第③段开头,“意外的收获”中“收获”的具体含义是

  A.认识到自然是无知的。 B.认识到自己是高大的。

  C.认识到人在自然面前不应该妄自菲薄。

  D.认识到普通的劳动者也有深造的思想。

  8.说这“收获”是“意外的”,是因为(1)□□□□□□□□; (2)□□□□□□□□□□□

  答案:

  l.赋予2略3.老渔民的话对我的启示触动4.C5.似乎不假思索随口 7.C 8.(1)偶然的机会得到的(2)老渔民随口说的话启示的

  蛙跳

  天火热,太阳光着屁股在河滩上耍野,烤得柴柴草草生烟。老汉带着宝贝孙子小管在毛豆地里汗水淋淋地割草。

  小管( )着额上的汗说:

  "爷,热。"

  "热,歇歇。"

  爷孙俩提着镰来到河边柳荫下歇坐。小管问爷:

  "我考上初中,你叫上不?我爹说叫上。"

  "咱不。咱认字儿念个信甚的,不是睁眼瞎就行。多了,种地也没用处。"

  "兴许能考上大学哩。"

  "兴不许呢?不是白耽搁那几年工夫?再说,咱这离城远,祖祖辈辈谁家出息过人物?"

  小管不再言语,只管看着河水发呆。

  一只青蛙自河中蹦上岸来,三跳两跳隐入豆地。小管飞快跑过去,转眼工夫把青蛙抓回来。

  "拿绳绑住它。"小管捉弄着手中的青蛙,自言自语。

  "不绑。爷有手段。"说着,老汉起身用镰尖地,不大会儿就了个又窄又深的土坑。

  "放进去,它出不来。"爷指着土坑说。

  蛙被放了过去。

  小管见蛙急得蹦跳,忙用手。

  "甭捂,蹦不出来。"爷拍拍手,吸上烟,坐回原处说,"只管看着,它蹦不出来。"

  小管放手看蛙,目不转睛,说:"我放个棍儿,它能爬上来不?"

  "放吧。爬不上来。"

  放了棍儿,果然无用。蛙跳蛙跳,眼看越跳越低,还是跳个不停,却横竖跳不出坑来。

  爷扔下烟头拍腚起身说:"走,再割。头晌割满一车哩。"缓步走出树荫。

  "割。"小管也离开沙坑,起身随爷去割草。

  头晌,车上拥满了草,爷俩准备回家。小管说:"爷,带上那蛙。回家叫我姐剥剥炸炸吃。"

  "带上。"爷坐在车上收拾牛车,小管飞快跑去速蛙。

  近至坑前,小管瞪眼。只见,坑已塌陷。蛙无。

  数年后,小管考上大学,离开了自家村。

  【阅读提示】

  这篇文章构思十分巧妙,以爷孙俩作为主人公,则可以当做小说来读;以蛙作为主人公,则可以当做寓言来读。从爷孙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辈子守着眼前一片土地的老一辈,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冲破一切藩篱的新一代的矛盾冲突。从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掌握自己命运的关键点是"跳",只有"跳个不停",才能跳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思考练习】

  1.小说开头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话号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1)小管着额上的汗说。(摸、抹、擦)

  (2)老汉起身用镰尖地,不大会儿就了个又窄又深的土坑。(刨、挖、剜)

  ③小管见蛙急得蹦跳,忙用手。(捂、盖、掩)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在观念上有明显的差异,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据此简要概括两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老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倒数第二自然段,当小管跑到坑前逮蛙时,"只见,坑已塌陷。蛙无。"仅用八个字就十分简省地交代蛙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请描绘蛙怎么"无"了。

  5.谈谈"蛙跳"与"数年后,小管考上大学"有什么必然联系。

  答:

  6.这篇小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概括不超过15个字)

  答:

  答案:

  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引起下文、渲染气氛的作用。 2.(1)抹(2)剜(3)捂 3.老汉:"咱认字儿念个信甚的,不是睁眼瞎就行。多了,种地也没用处。"或"咱这离城远,祖祖辈辈谁家出息过人物?"(性格:独断、守旧)小管:"兴许能考上大学哩。"(性格:年少志高) 4.(略 应从"蛙跳坑已塌陷"的角度入手。) 5.被扔进坑里的蛙,能够跳个不停",直到机会到来,奋力一跃,争得一条活路。小管受到"蛙跳"的启示,不停地拼搏,终于考上大学。 6.改变命运全靠自己不断努力。

  第一单元复习 篇4

  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一.目标点击

  1.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内容。

  2.能力目标

  (1)学习鉴赏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的一些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

  1.有关作者

  (1)《数学与文化》

  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回国后从事建筑教育研究工作,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到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兼任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著作《梁思成文集》。

  (4)《宇宙的未来》

  斯蒂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自从患了侧索硬化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失望和沮丧,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他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988年出版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30多年中,他一直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研究。现任牛顿曾经担任过的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

  2.常见生字词

  生字:熵 罄 庑 膨 胀 睇

  词语或成语:泽被 呕心沥血 绞尽脑汁 深不可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夷为平地 告罄 无济于事 万变不离其宗 悠然自得 千篇一律 左睇右盼 荒谬绝伦 欲扬先抑 杂乱无章 尴尬膨胀……

  3.课文内容

  (1)《数学与文化》:本文论述了数学作为科学语言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数学能够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特点,即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评价了数学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功绩,把数学提到文化兴亡、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本文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将熵的观念引申到能源、环境等领域,对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

  (4)《宇宙的未来》: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预言,再改动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成一个点。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科学的论断。

  4.写法鉴赏

  本单元四篇文章是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写得都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于作者高明的写法有关,现总结如下。

  (1)《数学与文化》

  语言品味:①准确,本文语言正像数学那样逻辑谨严。

  ②生动,力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阐释,使文章通俗易懂。

  ③流畅,文章充满激情,笔力雄健,气势飞动,纵横驰骋,无所不宜。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论证方法:①引用论证

  一是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二是引用民间谚语,来增强读者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能力。

  ②概括论证

  概括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

  ③分析论证

  本文用的最多的就是分析论证法。在简述一个科学道理或提出一个观点后,作者往往将问题分解开逐一论证。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分析方法:文章分析严谨而辩证,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一些著名建筑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关系,看法准确精当。

  (4)《宇宙的未来》

  本文体现了演讲的特点:①生动的导引,开头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增加了趣味性,深化了演讲的主题——科学地求实精神。

  ②严谨的推理,本文作为一篇科学演讲,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信服,而严谨的推理则能增强说服力,作者没有对宇宙的未来作明确的预言,正说明演讲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幽默的语言,本篇演讲的语言幽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所论述的问题更易于听众接受。

  三.方法指津

  本单元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和论文,这些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给人以启迪。学习的方法是提要钩玄,提要钩玄是韩愈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法,它的意思就是要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要点,领会其精神实质。

  提要钩玄的方法,具体有指出重点,剖析难点,概括内容,提炼观点,分析观点等,这就需要把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概括、推理等能力融合起来,在当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尤其适用。

  四、考点例析

  [考点]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大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的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7、9题)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中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分析]

  此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始终围绕着“全球变暖”这一气候现象来展开论述。其中涉及“温室效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温室效应,考生对此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此题答案应该选A原文中说:“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这一定义有四个关键词,即“透射阳光”“密闭空间”“热交换”“保温效应”。B项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只有“热交换”一个条件,可以排除。C项也与原文意思不符也可以排除。D项只有“热交换”和“保温”两个条件因而也不是正确选项。而A项保留了全部四个条件,只是前后顺序作了调整,“透射”改为“接受”意思基本一样,所以应选A.

  2.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有关,有一定的干扰度要准确选出,就要仔细比照原文,看看哪一项所说的生态变化与人的活动没有关系。A项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有关信息进行的归纳,显然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因而是正确的,可以排除B项中的大量开采和燃烧也都是人的活动,也是正确的。C项直接点明是人类无限制的破坏,也是正确的。D项虽然提到人类,但“雷击”和“虫害”却不是人的活动所造成的,所以不正确。因此,只有D项是正确的选项。

  五、迁移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现在,在加强改善文艺评论的呼吁中,也涉及评论风格的多样化,无疑,文艺鉴赏该是其中的一种。文艺评论与文艺鉴赏本是密不可分的。文艺评论虽属于“论”,但必须以艺术现象引起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因而,凡评论必有鉴赏。同时,文艺鉴赏在对于是形象的具体感受中,也必然伴随着鉴赏者的观念、倾向、认识、态度,因而,凡鉴赏也必有评论。但两者在对文艺作品的感受与认识,又有侧重不同与深浅之别。鉴赏更多的重感性,带着主观的个人喜爱;评论更多的重理性,要求客观的科学分析。文艺鉴赏只是文艺评论的基础,而文艺评论则是文艺鉴赏的深入;评论基于鉴赏,又高于鉴赏。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把某些评论拉回去,戴上一顶“鉴赏式”的帽子呢?这是因为,评论只要不停留在个人喜爱的鉴赏性阶段,有着应有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那么,它在风格特征上更多地保持着鉴赏的印记,便自有其特殊的魅力。这首先是它的论述比较具体形象。文艺鉴赏是一种由生动的艺术形象引起的精神活动,舍弃具体形象、具体感受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也就舍弃了鉴赏。因此评论展示作者的审美判断呈现位“鉴赏式”时,其行文往往是生动形象、具体感人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风景画!但它又不只是自然风光的单纯描绘,《唐诗鉴赏集》是这样赏析的:“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吗?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音乐吗?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冰消水涨,远方的船儿不远万里而来,正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这一切形象地构成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春天来了。”这里理性的思考没有游离生动的形象;相反,正是从生动的形象中引出内含的意蕴。这类评论的论述还比较富有个性色彩。文艺鉴赏并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感受。鉴赏者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驰骋想象,对艺术进行再创造。由于鉴赏者的主观条件不同,这“再创造”也就会呈现出它的差异性,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然,文艺评论需要客观的科学评价,不容主观偏见;但优秀作品本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评论,鉴赏中的偏爱,往往使评论跳动着作者特有的观察、感受与体验,为评论带来特有的色彩。当然鉴赏式评论仅仅是评论中的一种,而且,它只能用于评论文艺作品,对文艺思潮、文艺流派、文艺运动等文艺现象,它就无能为力了。同时,它还有自己的缺点,就是由于它容易溺于鉴赏者的偏爱,成为偏见,使评论失去公正的态度。所以,评论而为鉴赏式,也只限“式”,戴上一顶富有特征的“帽子”,而不能让帽子成为自身。

  1.对文中加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指鉴赏中的理性思维。

  B.“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莎士比亚并没有赋予哈姆雷特明确的性格特征。

  C.“评论而为鉴赏式,也只限‘式’,戴上一顶富有特征的‘帽子”’中的“式”和“帽子”含义不同。

  D.“让帽子成为自身”意思是以鉴赏代替评论。

  2.作者认为鉴赏中的“再创造”会呈现“差异性”,下面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引得无数人一洒同情之泪,但鲁迅说:“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B.鲁迅笔下的“阿Q”,有人认为是阶级的典型,有人认为是民族的典型,还有人认为是人类的典型。

  C.歌剧《白毛女》中的黄世仁让人憎恨,喜儿则引人同情。

  D.《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完美的俄罗斯妇女形象,但在今天的俄罗斯读者心中却是褒贬纷纭,莫衷一是。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评论必须以艺术形象引起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鉴赏也必然伴随着鉴赏者的观念倾向认识和态度,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是两者的辩证关系。

  B.鉴赏式评论的“魅力”在于理性的思考伴随着生动的形象,跳动着作者由鉴赏中的偏爱产生的特有的观察感受和体验。

  C.“优秀作品本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评论”,强调鉴赏式评论应注意角度的变化和内容的丰富。

  D.鉴赏式评论容易溺于偏爱而成为偏见,使评论失去公正的态度,所以只能用于评论文艺作品,对其他文艺现象无能为力。

  4.对本文论述的中心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评论与鉴赏的辩证关系

  B.鉴赏式评论的短与长

  C.文艺鉴赏的性质与特点

  D.提倡鉴赏式评论

  参考答案:

  1.B2.C3.B4.D

  第一单元复习 篇5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举酒属客 ( ) 窈窕之章( ) 冯虚御风( ) 扣舷( )桂棹( ) 嫠妇( ) 愀然( ) 舳舻( ) 酾酒( )横槊赋诗( ) 扁舟( )匏樽( ) 蜉蝣( ) 杯盘狼藉( )枕藉( ) 黔首( ) 仓颉( ) 氤氲( ) 羯鼓( )舐犊情深( ) 青荇( )浮藻( ) 长篙( ) 漫溯( )斑斓( )笙箫( ) 庐冢( ) 窈然( ) 瑰怪( )既往不咎(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纵( )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 )。 2.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 )坐 4.东( )望武昌。 顺流而东( )也 5.卒( )莫消长。 而卒( )葬之 6.天地曾( )不能以( )一瞬 7.客喜而( )笑 8.不知东方之( )既( )白( )9. 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 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险以( )远,则至者少。10.其( )孰能讥之乎? 其( )皆出于此乎?吾其( )还也。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 火尚足以明( )也。 1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于是( )余有叹焉。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三、名句填空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2.纵一苇之所如, 。3.浩浩乎如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桂棹兮兰桨, 。 ,望美人兮天一方。5.其声呜呜然, , 。余音 ,不绝如缕。6.“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8.况吾与子 之上, 。9.驾一叶之扁舟, 。10.寄 于天地, 。11. ,羡长江之无穷。12. ,抱明月而长终。13.知不可乎骤得, 。”14.且夫天地之间, , ,虽一毫而莫取。15.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16.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17. 沾衣欲湿杏花雨, 。18.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19.借问酒家何处有? 。20.岱宗夫如何?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 会当凌绝顶, 。21.此身合是诗人来? 。22.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 。23.白云回望合, 。2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 。2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2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补充】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héng)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称说,说出

  2、下列句中加点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距其院东五里。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4.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褒禅山亦谓之华山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选出对加粗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六、 阅读下文,完成1-4题。(15分) ①“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这是杭州电视台都市报道的头条新闻。主持人建议市民到西泠桥边,把荷花一天天开放的过程拍下来。也是这一天,杭州的一家报纸有篇醒目的报道,叫作《第一朵荷花开了》。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这样,把荷花初绽列为头条新闻?杭州会。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体会!②杭州还有什么?③杭州有茶。沿着西湖走一圈,密密树荫一层层,处处皆有喝茶人。或许西湖本是个茶水壶?一座飘着茶香的城市,天天在品味着一份生活的情趣。④杭州有音乐。湖边的草坪上,漂浮着似有若无的江南丝竹,观光车上流溢出缱绻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是一座被爱情滋润的城市。湖边花丛中的蝴蝶多为纯白,而且常常成双成对,那一定是梁祝相伴,重游故地。⑤杭州还有树。我总觉得杭州的汽车不是从马路上开来,而是从树丛里驶出;汽车也不是开进城市,而是驰入林子。舒展的梧桐在空中搭成密密的树廊,成片的桂子把人们带进植物的天堂,真觉得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杭州市区有无数的古树名木,苍劲挺拔,风华依旧。面对这些300岁、500岁、1000岁的前辈,不能不心生敬意!⑥杭州更多的是公园。西湖边上,一石一木都令人驻足,随便切一块下来便是公园。杭州出伞,杭州人也爱打伞,防晒或防雨。粉白、深红、嫩黄、湛蓝,开在公园的绿荫丛中,像一朵朵移动的花。有一次我在绿世界里看到一片特大的绿叶,赶紧趋步上前,竟是绿色的大伞。原来是在园中看绿看花了眼,把绿色的都看成了叶。⑦杭州最不缺少的,是文化。如果想把写西湖的诗文数一数,那就如同想去数西湖边那草、那花、那树一样。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固然令人赞叹不已,击节吟唱;即使那些忧伤的词句:“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想罢歌停舞,烟花露柳,都付栖莺”,那绕湖垂柳,那烟花栖莺,也都令人神往!⑧西湖的水,汇聚着千年的沧桑。西湖里叶叶扁舟,讲述着悠远的、不尽的故事。西湖边的长街小巷里,藏着各朝各代太多的记忆。这里有梁祝、济公、白娘子,更有白居易、林逋、岳飞、文天祥、龚自珍、鲁迅。杭州城无处无典故,无处非景观。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西湖的自然风景配得上,西湖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⑨清诗人袁牧曾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⑩“重西湖”,因为岳飞、于谦,又不仅仅因为岳飞、于谦,还因为苏东坡。最重西湖的人,不是你,不是我,而是杭州太守苏东坡。杭州的鸟都认识他,西湖的鱼都认识他!他在杭州抒发情怀的诗就有四百余首。写西湖,没有人写得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据说诗人毛泽东多次到西湖,但没写过一首西湖诗。他说《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太绝了,就“不敢造次”。⑾“重西湖”还因为抗清英雄张苍水的临刑绝呼:“好山色!”张苍水“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此时官巷口的刑场,杭州百姓已是素衣素服,白茫茫的一片来送行。张苍水气势豪迈地拜别乡亲,又满怀深情地看一眼那温润绵延的湖山。“好山色!”是英雄留给西湖最后的声音。⑿“重西湖”,还因为西湖的山水留下过鲁迅的足迹。白娘子的传说引发他为普通民众追求心灵自由的呼喊,激发起这位反封建战士的斗志。有谁会像他那样,对雷峰塔如此深切的关注,并将态度鲜明地表达出来?⒀“重西湖”,还因为杭州人为明日西湖绘制了一幅幅的蓝图。杭州人说: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浙江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西湖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杭州刺史白居易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展现的,是美,是和谐,是大气。⒁西湖的早晨,是老年人的乐园,鹤发童颜映朝阳,揭开西湖每天的序幕。西湖的白天属于旅游者,他们带着家人和朋友来亲近西湖,拍摄下一幅幅西湖风光,无意中自己也成为西湖一景。西湖的夜晚,属于下班族和情侣,映月三潭,秋月平湖成了温馨的背景。⒂杭州并存着历史与浪漫,兼具着传承和创业。这些年有个常用词叫“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可持续幸福。杭州有断桥,有孤山。但是断桥不断,孤山不孤,它们与整个中华大地紧密相连。不仅是杭州,整个长三角地区,整个中国不都在这温馨和谐中风风火火地向前迈步吗?⒃人在湖边走,边走边与那湖对话,是一种享受。不,不仅是一种享受……1.第一段中写电视台将“荷花初绽”作为头条新闻显示了 (2分)

  2.第五段中“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好在哪里?(3分)3.第九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4分)(1) (2)

  4.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参考答案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属(zhǔ)客(kè) 窈窕(yǎotiǎo) 冯(ping) 舷(xián) 棹(zhào) 嫠(lí) 愀(qiǎo) 舳舻(zhúlú) 酾(shi) 槊(shuò) 扁舟(piānzhōu) 匏(páo)樽(zūn) 蜉蝣(fúyóu) 狼藉(lángjí) 枕藉(zhěnjie) 黔首(qiánshǒu) 仓颉(cāngjié) 氤氲(yīnyūn) 羯鼓(jiégǔ) 舐(shì) 荇(xìng) 藻(zǎo) 篙(gāo) 溯(sù) 斑斓(bānlán) 笙(shēng)箫(xiāo) 庐(lú)冢(zhǒng) 窈(yǎo) 瑰(guī) 咎(jiù)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纵(任凭 )一苇之所如(往 ),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指望不到边的宽阔江面)。 2.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动用法,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 端正 )坐 4.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也 5.卒(始终 )莫消长。 而卒(最终)葬之 6.天地曾(副词,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 )不能以(同“已”,停止)一瞬 7.客喜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可译成“地”)笑 8.不知东方之(助词,取消独立性,不译)既(已经 )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白或者露出白色的曙光)9. 余与四人拥火以(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 )入。 夫夷以(而且 )近,则游者众;险以( 而且 )远,则至者少。10.其(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孰能讥之乎? 其(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皆出于此乎?吾其(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 )还也。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也。 火尚足以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 )也。 1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于是(对这件事 )余有叹焉。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至于(到了)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三、名句填空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浩浩乎如 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4.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5.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余音 袅袅 ,不绝如缕。6.“ 月明星稀 ,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 旌旗蔽空 , 酾酒临江 ,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8.况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 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9.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10.寄 蜉蝣 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1.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12.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13.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14.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15.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16.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17.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8.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19.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20.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1.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 22.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 23.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 2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2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6.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也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4.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文:距离这院东面五里远,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叫的。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着别人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畅游的乐趣。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文:古代的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可是世上的奇特雄伟、壮丽奇异、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艰险遥远的地方,人们很少有到达的,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我对于那块倒下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典籍没有保存下来,以致后来的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里能够说得完啊!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慎重选择的原因啊。五、1.b (观,景象。) 2.a (两个“之”都是代词,它。 第一个“其”,代词,华山;第二个“其”,指示代词,那。) 3.d.(d,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的人。a,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b,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取名,命名。c,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取名,命名。) 4.b.(一般句式)5.d(三个“学者”的意思都不一样。分别是①治学的人或者做学问的人 ②求学的人 ③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六、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作者以“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起首,紧接一句“杭州还有什么”发问,引发下文从多个角度赞叹杭州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后文澜骤起,以袁枚“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名句过渡并转折,由上文转向了对“重西湖”更深层次缘由的阐述:西湖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民族英烈及文人名士的足迹,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这才是西湖向世人展示的大美之处。全文内容厚实,层次感强,题旨显豁而又有品味余地。出色的文本,对考生语文素养的熏陶、促进与提高无疑起着积极作用。

  答案:1.杭州有着对美的希冀和体会。(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这样,把荷花初绽列为头条新闻?杭州会。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对美的体会!”“杭州”为什么“会”?因为“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对美的体会!”)2.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杭州的树多(1分),生活环境美(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鉴赏能力。句中用一个“都”字,是说杭州树多;用了拟人修辞,形象生动。第二个要点容易忽略,其实应与文意结合起来理解:作者写杭州种种自然景观,意在表现生活环境之美,在杭州生活是一种享受。注意:某句话的好处表现在哪里?答手法和作用。)3(1)结构上,承上启下。(2)内容上,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解析:答对一点给2分。本题明确了考查点——“构思上的作用”。作为中间段落,容易想到的作用就是:结构上承上启下。原文写:“清诗人袁枚曾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而从后文看,主要围绕“重西湖”来抒写,所以还应加上: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注意:回答过渡句或过渡段,一定写上这六个字——结构上、内容上) 4.(1)西湖风景优美。(2)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3)西湖人有抱负、有气度。(解析:答对一点给2分。本题要求“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序数暗示有三点,那么据此可将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说西湖的风光秀美;第七至十二段为第二部分,主要说西湖的文化底蕴深厚;第十三段至结尾,写西湖人的高远抱负与豪迈气度。注意:同学们做简答题要养成分条作答的好习惯,一般地说,4分的题至少分2条,6分的题至少分3条。) .

  第一单元复习 篇6

  (二)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地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时,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15、根据画横线的一句进行仿写。(3分)

  16、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所写的蚕的生命过程是:(1)

  (2) (3) 。

  17、为什么蚕用来结茧的丝是“痛苦的丝”?(2分)

  18、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一句是:

  19、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人生道理:

  。(2分)

  (三)爬山虎

  ①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他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②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伤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拐杖,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③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意中向围墙根投去一眼,只见一株细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有吸盘,爬上墙壁后分泌黏液死死地吸附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快走)行的呼唤。

  ④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 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行。无论草露未干的清晨,归鸟啁啾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行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一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盛,绿茸茸地爱煞人。

  ⑤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拉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弄得零乱不堪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红霞初露时,我来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⑥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了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它的时子已经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1、 根据第①段所说的“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把下面对有关段落意思概括补充完整 第③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④段:亲近爬山虎, 。

  第⑤段:赞扬爬山虎,受伤后仍向前伸展。

  第⑥段: 爬山虎,难忘其顽强的精神。

  2、 第③中作者忽然对一株细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主要原因是: 2分

  3、 第④段中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前后照应的词语是: 1分

  4、 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称赞爬山虎是“好样的”?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2分

  5、 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意义和作用。2分

  ①[ 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

  ②[ 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一步往上

  ③[ 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

  6、 作者为什么一再称爬山虎为“无言的朋友”?

  3分 。

  (四)牵牛花

  不管我的两间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室内硬挤上几盆花本。只要我的眼睛接触一点儿青葱碧绿的草木,精神就会为之一爽。不过,我养了多年山茶、白兰之类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为在我偶尔离家十天半月之后,回来时便多已枯萎不堪了。

  无意中种上了牵牛花,当然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可是它却一蔓繁花,满窗浓绿。一株牵牛一天可开花十几二十朵,一开就是几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种养之法也简单不过,只要天天早晚不忘浇足两次清水就行了。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人和自然界的地是这样多,这不禁使我以它产生了一种尊敬之情。

  牵牛花的确没有特别娇艳的姿色,但它的花形花色,都开朗明净,朴素大方,竟是别有一番风致。尤其是那白色的牵牛花,它的外形与心地都同样是那么的纯洁无瑕。

  牵牛花总是迎着黎明开放,而在黄昏前萎谢。生命诚然短矣,但它却与光明同在。它为迎接光明而生,为送走黑暗而死。

  但是,我发现有不少牵牛花的枯蔓以至主蔓,一经下垂几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决无例外。原来,它们都只能向阳、飞快地生长,万一它们因为没有附着之处而下垂时,几天后说一定自行枯萎。

  我真的敬重起牵牛花来了,加为,它使我凛然地感到恐惧:啊,原来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1、 作者在第一段中写养山茶、白兰不成功的经历有什么用意?

  。

  2、文中写“我“对牵牛花的感情变化过程为 。

  3、牵牛花的生长告诉人们一个基本规律,这个规律是

  。

  4、说说作者由牵牛花身上感悟出的人生意义

  。

  三、依照《紫藤萝瀑布》描写的手法,以《绿色的海洋》为题,抓住森林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写一段落150字左右的文字。

  第一单元复习 篇7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词语盘点:

  宽阔 薄雾笼罩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

  树梢 静寂白茫茫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近义词:

  犹如—如同 奇观—奇迹 屹立—耸立 霎时—顿时 鼎沸—沸腾

  奔腾—奔驰 壮丽—壮美 奇特—奇异 堪称—号称 呈现—展现

  逼近—接近 颤动—抖动 展示—展现 留恋—依恋 威武—威严

  模糊—迷糊 沉静—寂静 镇静—镇定 神秘—神奇 笼罩—覆盖

  恢复—复原 映衬—衬托 预料—预测 陆续—继续 热闹—喧闹

  时常—经常 仿佛—似乎 颤动—跳动

  反义词:

  沸腾—沉寂 多样—单一 呈现—消失 静寂—嘈杂 兴奋—忧愁

  美丽—丑陋 天堂—地狱 模糊—清晰 凶猛—温柔 平静—动荡

  熟悉—陌生 炎热—寒冷 置疑—确切 逼近—远离 茂盛—稀疏

  灿烂—晦暗 天堂—地狱 爱好—厌恶 镇静—慌张 凶狠—和善

  模糊—清楚 人迹罕至—人来人往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日积月累: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难点解析:

  1、《观潮》

  课文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本文记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本文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大”这一特点的描写,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为人们展示了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从而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课文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是神奇、壮观、美丽的雅鲁藏布江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3、《鸟的天堂》

  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4、《火烧云》

  著名女作家(萧红)为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uī fù zhào yào fèi téng guī lǜ fèng xì

  ( ) ( ) ( ) ( ) ( )

  càn làn jìng jì yī jiù lǒng zhào shù shāo

  ( ) ( ) ( ) ( ) ( )

  二、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9分

  闷雷(mēn mèn) 踮着脚(diǎn diān) 号叫(háo hào)

  兴奋(xīng xìng) 答应(yīng yìng) 堤岸(dī tī)

  停泊(pō bó) 树干(gān gàn) 不可计数(shǔ shù)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若( )若现 漫天( )地 齐头并( ) 不可计( ) ( )首东望

  横( )江面 风平( )静 水天相( ) 一争高( ) 人声鼎( )

  四、照样子,把下列句子写具体。6分

  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1.那么多的鸟儿, 。

  2. 的岩石上绽开了 的花朵。

  例: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3.高高的瀑布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像 。

  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3分

  1.观赏钱塘江大潮是在夏天。 ( )

  2.《火烧云》是作家萧红写的。 ( )

  3.“鸟的天堂”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 ( )

  六、把下面的句子按一定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 )体育中心全貌雄伟壮观,建筑风格各异,各有寓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 )亚运村、亚运体育馆是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最近我们到这些地方作了短期的游览。

  ( )这一切,都令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是亚运会工程的建设者们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这朵朵艳丽的亚运体育场之花啊!

  ( )我们乘车来到了环境优美的亚运村。

  ( )亚运村整个建筑设汁新颖,布局合理,不同风格的建筑成环状排列。中间是一个中心花园。真是一个非凡的建筑群。

  ( )接着我们来到亚运会的主体工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七、按要求填空。24分

  1.雾锁山头 ,天连水尾 。

  2.重重叠叠, 路; 泉,高高下下树。

  3.绿水本无忧,因风 ;青山原不老,为雪 。

  4.山山水水处处 , 时时好好奇奇。

  5.“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 的景象。

  6.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 的原始林海,云 雾 ,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 细流、 飞瀑到 江水,真是 。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 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 。

  7.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 。

  八、课内阅读。11分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4分

  ( )——( ) ( )——( )

  2.“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呢?从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2分

  3.“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介绍了鸟的 、 、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5分

  九、课外阅读。26分

  天山景物记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耸立的巨大雪峰。几团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银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着亮光。在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林中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翠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两旁,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行花海之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花海之上,显得格外精神。骑在马上,你根本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最喜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候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请摘录描写颜色的词语。5分

  2.请用“ ”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3分)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4. 读一读,填一填。16分

  短文首先写了天山之行的时间( ),地点( ),上天山的原因是( )。

  天山行的经过是:先写天山的( ),再写天山的( ),接着写了天山的( )最后写了天山的( )和( )。

  天山的特点是:气候,原是( )的夏天,进入天山就像( ),再往里走就像( );环境,这里有( )的雪峰,( )的原始森林,( )野花,( )的千里牧场和( )蒙古包。

  课后练习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分一空)

  kuān kuò báo wù lǒng zhào fèi téng bēng téng

  ( ) ( ) ( ) ( ) ( )

  yī jiù hūi fù càn làn zhú gān gūi lǜ

  ( ) ( ) ( ) ( ) ( )

  fèng xì zhào yào shù shāo jìng jì huā hùi

  ( ) ( ) ( ) ( ) ( )

  ruò yǐn ruò xiàn héng guàn jiāng miàn bái mang mang

  ( ) ( ) ( )

  qí tóu bìng jìn màn tiān juǎn dì zhèn jìng

  ( ) ( ) ( )

  二、近反义词填写。(1分一空)

  近义词:

  犹如—( ) 奇观—( ) 屹立—( ) 霎时—( )

  鼎沸—( ) 奔腾—( ) 壮丽—( ) 奇特—( )

  堪称—( ) 呈现—( ) 逼近—( ) 颤动—( )

  展示—( ) 留恋—( ) 威武—( ) 模糊—( )

  沉静—( ) 镇静—( ) 神秘—( ) 笼罩—( )

  恢复—( ) 映衬—( ) 预料—( ) 陆续—( )

  热闹—( ) 时常—( ) 仿佛—( ) 颤动—( )

  反义词:

  沸腾—( ) 多样—( ) 呈现—( ) 静寂—( )

  兴奋—( ) 美丽—( ) 天堂—( ) 模糊—( )

  凶猛—( ) 平静—( ) 熟悉—( ) 炎热—( )

  置疑—( ) 逼近—( ) 茂盛—( ) 灿烂—( )

  天堂—( ) 爱好—( ) 镇静—( ) 凶狠—( )

  模糊—( ) 人迹罕至—( ) 应接不暇—( )

  三、默写。(2分一空)

  雾锁 天连 ;

  绿水本无忧 ;

  青山原不老 ;

  山山水水 ,晴晴雨雨 ;

  重重叠叠山 ;

  丁丁冬冬泉

  第一单元复习 篇8

  一、复习课文

  1、《长江之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采用了(第二人称),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为主线,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奔腾不息、源远流长)的风采,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表现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抒发了(对祖国母亲河的深切爱恋之情)。

  2、《五彩池》讲述了“我”在藏龙山上看到的五彩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优美的词句描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现出神奇色彩的奥秘),表达了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七月的天山》中,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个不同方面,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天山幽林的美景)和(天山深处的景象),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一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作者对绍兴的赞美之情融入对“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的描述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5、《山海关》一文中作者是怎样细致地写出山海关气势的雄伟和地形的险要的?(文章开门见山,交代了描写对象——山海关,同时奠定了抒情的基调,然后用充满感情的句子领起下文,再强调雄关的气势和地势的无与伦比,接着写雄伟的箭楼,随后移步换景横向发展,遥望“北面”和“南面”,分别写了山海关的“连绵起伏”的山与“苍茫无垠”的水势,集中突出了山海关的险要地势。

  二、背诵、背写

  1、背诵:《长江之歌》;《五彩池》第三、四自然段;《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第三、六、七自然段。

  2、背写《天净沙·秋》

  三、听写

  风采 气概 甘甜 哺育 健美 依恋 荡涤 回荡 磅礴 尘埃 灌溉 沐浴 闪耀 险峻 矗立 凝结

  细腻 挺拔 苍翠 奇异 玲珑 炽热 呈现 铺展 炎暑 凉爽 飞泻 清澈 柔嫩 萦绕 绵延 绚烂

  粗糙 黝黑 老茧 燥热 潺潺 把舵 嘎吱 白皑皑 萤火虫 漫山遍野 腾云驾雾 眼花缭乱

  五彩斑斓 无限生机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纵横交错 名不虚传 巍然耸立 引人瞩目

  雄厚苍劲 高耸入云 气势磅礴 浑然一体 昂首远眺 情不自禁 苍茫无垠 烽台烟墩

  纵缰驰马 逶迤翻腾 碧波万顷 慷慨悲歌 干戈扰攘 身披盔甲 乱石纵横 野草丛生

  热血沸腾 顶天立地 可歌可泣

  四、比较组词

  哺育 洗涤 尘埃 磅礴 昆仑 葫芦 镰刀 沐浴 毛毯 舀水 险峻 细腻 菠菜 衣裳 规矩 潺潺

  辅导 条理 挨近 浅薄 仓库 胡同 廉洁 休息 谈话 滔天 俊俏 贰心 波浪 党员 拒绝 孱弱

  咯吱 粗糙 腋窝 舵手 辛苦 泡桐 荧幕 急躁

  树枝 创造 夜晚 驼铃 蚕茧 叶柄 萤火虫 干燥

  五、多音字

  奔跑 投奔 磅礴 磅秤 躲藏 宝藏 饮马 饮水 夹杂 夹袄

  单薄 薄荷 薄纸 屏息 屏幕 脖颈儿 长颈鹿

  六、形容气势的词语

  气势磅礴 威武雄壮 雷霆万钧 浩浩荡荡 势如破竹 汹涌澎湃 所向披靡 摧枯拉朽

  横扫千军 惊天动地 风卷残云 排山倒海 风起云涌 无往不胜 铺天盖地 波澜壮阔

  七、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哺育)儿女 (挽起)高山 (荡涤)尘埃 (舀)起来 (张开)花瓣

  (捧)鲜花 (撑起)船篷 (划)桨 (拖)椅子 (扶着)垛口

  (登临)长城 (抵御)入侵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甘甜)的乳汁 (健美)的臂膀 (纯洁)的清泉 (磅礴)的力量

  (美丽)的五彩池 (奇异)的景象 (灿烂)的阳光 (矗立)的宝塔

  (险峻)的山峰 (诱人)的香味(苍翠)的雪松 (清澈)的池水

  (粗糙)的大手 (习习)的凉风 (雄伟)的气势(古老)的民族

  (伟大)的体魄 (忠贞)的灵魂 (可歌可泣)的历史 (顶天立地)的英雄

  (轻轻)地歌唱 (巧妙)地结合 (熟练)地伸缩 (远远)地撇下

  (渐渐)地暗下来 (匆匆)地吃完 (情不自禁)地赞叹

  八、特殊词语

  abb式: 白皑皑 火辣辣

  aabb式:重重叠叠 密密层层 清清楚楚

  abab式:嘎吱嘎吱 黝黑黝黑 咿呀咿呀

  九、仿写造句:

  1、池里生着许多石笋,它们的形状有的像刚刚出土的竹笋,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一簇簇珊瑚。(仿写)

  2、大河小河,纵横交错,好像渔网上的丝;大河小河,横横竖竖,恰如棋盘上的线。(仿写)

  3、虽然天山这是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用“虽然……但是…… ”造句)

  十、句子运用

  1、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会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缩写句子)

  2、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之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为陈述句)

  十一、近义词

  风采-神采 气概-气魄 哺育-养育 依恋-留恋 荡涤-洗涤 纯洁-纯净

  惊奇-惊讶 矗立-耸立 玲珑-精巧 挺拔-挺立 炽热-火热 灿烂-辉煌

  感叹-感慨 险峻-险要 生机-生气 蜿蜒-盘旋 幽静-寂静 萦绕-环绕

  绚烂-灿烂 矫健- 强健 规矩-规则 熟练-娴熟 寻找-寻觅 丢失-遗失

  威武-威风 坚固-牢固 捍卫-保卫 神圣-庄严

  十二、反义词

  赞美-批评 无穷-有限 纯洁-污秽 奇异-普通 细腻-粗糙 炽热-冰冷

  呈现-消失 灿烂-暗淡 鲜艳-淡雅 挺拔-弯曲 活泼-呆板 缓慢-急速

  欢快-沉闷 俯视-仰望 清澈-浑浊 寂静-喧闹 蜿蜒-笔直 粗糙-光滑

  沉重-轻松 熟练-生疏 燥热-凉爽 伟大-渺小 沸腾-沉寂 慷慨-吝啬

  第一单元复习 篇9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词语盘点:

  招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理由 屋檐 其实

  支撑 鼓励 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义

  方式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近义词: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急忙—赶快 滋味—味道 选择—抉择

  犹豫—迟疑 感叹—感慨 品味—品尝 欣赏—观赏 委屈—冤枉

  忽略—忽视 担忧—担心 适宜—适合 喜欢—喜爱 困难—艰难

  起码—至少 鼓励—激励 熟悉—熟识 愉悦—喜悦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领悟—领会 毫不犹豫—毫不迟疑

  反义词:

  担忧—担心 贪婪—知足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喜欢—讨厌

  困难—容易 起码—至多 鼓励—打击 熟悉—陌生 欣赏—讨厌

  愉悦—不快 悲惨—幸福 寂寞—热闹 模仿—独创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日积月累: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训学斋规》)

  课文内容

  《窃读记》

  (一)、【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

  (二)、【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三)重点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

  (二)【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

  (三)【重点词句】

  (1)重点词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2)重点句

  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本文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词语解释: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饱览: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许多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乏味。

  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 (6分)

  wū yán chōnɡ zú bàn lǚ yú lè bèi sònɡ biān xiě

  ( )( )( )( ) ( ) ( )

  二、辨别形近字,并组词(4分)

  婪( ) 尝( ) 忧( ) 呕( )

  焚( ) 偿( ) 扰( ) 区( )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 )

  2、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 ( )(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盆大( ) 如( )如( ) ( )( )不同

  牵( )挂( ) ( )( )不忘 ( )( )吞枣

  五、选词填空。(4分)

  鼓励 激励 继续 陆续

  1、爸爸( )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 )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 )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 )读书。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句。 ( )

  2、季爷爷告诉苗苗,21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 )

  七、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4分)

  1、一日无书,

  2、读书破万卷,

  3、黑发不知勤学早,

  4、

  八、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

  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ué

  jiào)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ēi bè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2分)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画“√”。(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勤奋( ) 拜访( )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分)

  (1)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2)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3)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4)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5、你觉得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6、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7、请把文中的中心句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你的感受。(3分)

  中心句: 我的感受:

  课后练习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分一空)

  zhāo pái dān yōu jí qiè jù pà huán jìng

  ( ) ( ) ( ) ( ) ( )

  zhī qù guāng gù kǒng pà chōng zú lǐ yóu

  ( ) ( ) ( ) ( ) ( )

  wū yán qí shí zhī chēng gǔ lì huán rào

  ( ) ( ) ( ) ( ) ( )

  yú lè gǎn tàn zhōuyóu sī kǎo pǐn wèi

  ( ) ( ) ( ) ( ) ( )

  piàn duàn hū lüè yì yì fāng shì

  ( ) ( ) ( ) ( )

  qīng pén dà yǔ háo bù yóu yù

  ( ) ( )

  二、近反义词填写。(1分一空)

  近义词:

  贪婪—( ) 惧怕—( ) 急忙—( ) 滋味—( )

  选择—( ) 犹豫—( ) 感叹—( ) 品味—( )

  欣赏—( ) 委屈—( ) 忽略—( ) 担忧—( )

  适宜—( ) 喜欢—( ) 困难—( ) 起码—( )

  鼓励—( ) 熟悉—( ) 愉悦—( ) 遭遇—( )

  悲惨—( ) 领悟—( ) 毫不犹豫—( )

  反义词:

  担忧—( ) 贪婪—( ) 隐藏—( ) 暂时—( )

  喜欢—( ) 困难—( ) 起码—( ) 鼓励—( )

  熟悉—( ) 欣赏—( ) 愉悦—( ) 悲惨—( )

  寂寞—( ) 模仿—( ) 毫不犹豫—( )

  三、默写。(2分一空)

  1. ,百事荒芜。 (陈寿)

  2.读书破万卷, 。 (杜甫)

  3.书犹药也, 。 (刘向)

  4.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5.读书有三到, 、 、 。 (朱熹)

  第一单元复习 篇10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观察大树用到了(放大镜、软尺、蜡笔、白纸等工具)。

  小草

  植株矮小,茎细、较软,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

  大树

  植株高大,茎粗、

  很硬,多年生寿命长,

  是木本植物。

  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水花生、浮萍、莲、荷花、菱、菖蒲、茭白等)。

  11、比较水葫芦与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相同与不同。

  水葫芦

  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

  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

  。

  相同点: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

  狗尾草

  长在土壤里,植株矮小,茎细,较软,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1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

  13、植物的叶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叶是(有生命的)。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约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草本植物。

  21、植物的一生经历:种子——生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出现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第一单元复习 篇11

  教学要求

  正确拼读音节,看图选音节填空;复习学过的同偏旁的字;区别形近字;巩固要求会认的字;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朗读短文;能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写字。

  课前准备

  1.音节、词语卡片。磁心小黑板。

  2.投影片或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练习《复习一》的内容。

  板书:复习一

  二、练习第一题:看图选音节填空

  1.出示音节卡片,指导名拼读。

  (拼读后把卡片放在磁性黑板上。)

  2.出示与课本插图相同的投影片或挂图。

  仔细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什么?(老师用教杆指小鸟、小河、阿姨、桃树不必让学生回答。)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分别放在四个括号里?(指名一人。其他同学在书上完成第一题。提醒大家抄写音节时不要丢掉调号。)

  3.订正。

  二、练习第二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1.指名读题目,讲清要求。(要求把学过的带有“三点水旁”、“木字旁”、“草字头”三种偏旁的字写在花瓶上面的花朵里。每种写三个。)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写在书上)

  3.订正。

  指句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字。老师小结:带有“三点水旁”的字一般和水有关系;带有“木字旁”的字一般和树木有关;带有“草字头”的字多与花草、蔬菜有关。)

  参考答案:

  三点水旁--江、河、湖、洋

  木字旁--桃、枝、村

  草字头--苗、草、花、苹、芽

  四、练习第三题:读一读,比一比,再口头组词语

  1.指名读题目。

  2.看右边的辅助图,共同辨析“鸟”和“岛”。

  (1)指名读这两个字。

  (2)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鸟和“岛”都有部件。不同的地方是“岛”把“鸟”的最后一横换成了“山”。另外,这两个字的读音也不同。

  (3)口头组词语(不做书面练习)。

  鸟:小鸟、鸟窝、百灵鸟。

  岛:海岛、青岛、海南岛。

  3.用同样方法练习其他三组字。

  “牙”和“芽”音相同,“芽”比“芽”多个草字头。

  “平”与“苹”读音相同,“苹”比“平”多个草字头。

  “己”和“已”音不同,“己”不封口,“已”半封口。

  4.口头组词语。

  牙:牙齿、牙刷、牙膏。

  芽:发芽、豆芽、嫩芽。

  平:平生、平地、平原。

  苹:苹果。

  已:自己、舍己为人。

  已:已经、早已。

  五、练习第四题:读一读

  1.出示小黑板。

  柳枝鱼缸电脑母亲节

  雄伟飞舞盛开一束鲜花

  2.指名认读,要求读得正确。

  六、练习第五题:照样子连一连,读一读

  1.指名读题目,再读一读句子:妈妈已经走了

  2.观察图:说一说:桃花、小鸟、山羊已经怎样了?(口头回答:桃花已经开了。小鸟已经飞了。山羊已经跑了。)

  3.在书上连线。

  4.订正。指名读一读

  七、练习第六题:读一读

  1.自己小声练习读。提醒学生注意逗号、句号要停顿。

  2.指名读。

  3.鼓励学生背诵(不作为统一要求)。

  第一单元复习 篇12

  一.复习目标:

  1. 按要求完成单词表中单词的听.说.认读。

  2. 能听懂会说句型hello! / hi! i’m …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goodbye ! /bye !

  3. 能够按顺序说出26个字母。

  4. 渗透爱惜文具,热爱学习的情感教育。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1. 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

  2. 句子。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a. 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

  b. 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这样的复习课也不缺趣味性。

  三.复习具体措施:

  1. 单词复习:听单词. 读单词. 译单词。

  2. 句子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句子。

  3. 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育,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对基

  础差的学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对于一些尖子生,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和综

  合指数的运用上。

  四.复习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复习第一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对话。

  第二课时 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复习 篇13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复习重点:

  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复习方法:

  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

  《风筝》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惊惶:惊慌。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宽容饶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

  悬念:持念,惦记。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山中避雨》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寂寥:寂静空旷。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尤,责怪。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滑稽:(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奸笑:阴险的笑。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指人年幼或年幼无知。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大动肝火:大发脾气。

  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三、课文内容梳理

  《风筝》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忆读书》全文为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读书好。这一部分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⑴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⑵能扩大知识面。

  ⑶对写作有帮助。

  ⑷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二部分:多读书。涉猎古今中外。

  第三部分:读好书。要会比较挑选。

  《山中避雨》第一段:记叙山中避雨于小茶店。

  第二段:记叙心情的转变:由扫兴而感趣味。

  第三段:记叙茶博士的琴声难以解闷而向他借琴。

  第四段:记叙作者学琴经过及琴声使苦雨荒山活跃起来。

  第五段:抒发自己的体悟作结。

  课文按作者所记内容的因果联系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⑴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⑶给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脚注。

  第二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⑴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⑵使报纸销量大增。

  ⑶使周围的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四、积累一批优美的语句或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1.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2. 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趣味。”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次作者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天然之美。人物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的年轻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是作者以往没有体会过的。所以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滋味。

  五、理解各篇文章的主题

  《风筝》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忆读书》课文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展开,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可从四个方面来看:⑴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⑵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⑶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⑷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山中避雨》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加和谐。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本文通过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个新来外乡人这三件事,叙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它们发表在报纸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一期的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作者刮目相看。

  六、学习一种妙想

  《风筝》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的段落,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作用相同吗?

  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起到了前后呼应,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由北京的春天写起,写了北京春天中“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引起对故乡的“风筝时节”的回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奠定了怀念的感情基调。结尾一段是对风筝事件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与此同时,字里行间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责。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

  叔叔外出,让“我”编一期周报,“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讽刺和《汉尼巴尔周报》对立的一家报纸编辑希金斯,这件事写得很详细,文章标题、插图内容及“我”当时的心理状态,都有交你。第二件事情,是撰文讽刺两位名人,概述,一笔带过。第三件事是讽刺新来的外乡人——一个雇工裁缝,起因、经过,甚至原文都写出来了。三件事情,两详一略,疏密有致,重点突出。“我”的这次尝试,产生了很大反响,文章一一道来,使我们从而面了解到作者语言的讽刺力量,读来妙趣横生。

  七、重温一个阅读语段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笋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4)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概括这段选文的内容。

  2.用横线画出选文第(1)(2)段中景物描写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2)段中的加点词语“荡漾”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选文第(3)段的画线句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弟弟怎样的感情?

  5.你说弟弟知道哥哥讨厌风筝吗?为什么他还要做风筝呢?

  6.选文第(4)段中,加点词“傲然走出”写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7.想像一下,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弟弟,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参考答案1.由冬天在北京看到放风筝,回忆起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风筝的事情。2.第(1)段环境描写渲染肃杀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第(2)段写故乡放风筝时春天的温和,与严冬的肃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3.“荡漾”用得好。因为这里的春天指小时候故乡的天空中飞荡风筝的春天,现在看到冬天北京天空的风筝,就联想到故乡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所以用荡漾。4.神态、动作,表现弟弟的天真活泼和对风筝的喜爱之情。5. 知道。因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6.写出“我”当时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弄坏小兄弟风筝为胜利的骄傲心理。7. 略

  第一单元复习 篇14

  学习目标:中考对现代诗歌的考查点主要有:

  1、品味新诗语言的含蓄、精炼;

  2、理解新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如:联想、想象、象征、对比、托物言志等手法;

  3、把握诗的主题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4、初步学会鉴赏诗;

  5、体味诗含蓄、深刻的意蕴。

  教学重点:进行适当的比较阅读,认识这些诗歌的具体内容、感情意蕴、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以自行复习、小组检查两种形式)

  1、各课生字词。 2、文学常识。

  3、重点句子理解。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4、诗歌主题。

  5、学习检测。

  二、当堂测试

  [单元温馨提示] 同学们,当你打开这份试卷的时候,你已经领略到了“北国风光”,听完了“雨的诉说”,面对头顶的星星,在优美的田园中得到了一次心灵的净化。请拿起手中的笔,展示自己的才华吧!语基检测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看你积累了多少?]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稍逊( ) 丝缕( ) 禁锢( ) 滞( )留 喑( )哑田pǔ( ) suō( )衣 闪shuò( ) 油gāo( ) méng( )胧2.请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莫明其妙 ( ) 不加思索 ( ) 费寝忘食( ) 再接再励 ( ) 变本加利 ( ) 掩旗息鼓 ( ) 别出新裁( ) 谈笑风声 ( ) 流光溢采 ( ) 沤心沥血 ( ) 不言而谕( ) 大相经庭 ( )3.请填写《沁园春雪》上片中的空缺内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 。

  4.下列加粗词语没能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能够忍受冬寒)

  c.用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鞭笞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用鞭子或板子打)

  d.她不是不想去救球,可她实在太累了,即使站起来,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形容来球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5.下列一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略输文彩 冰雪复盖 一言九鼎 微波荡漾

  谈笑风声 原弛蜡象 一代天骄 抑扬顿挫

  6.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是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直接决定着词所写作的具体内容和采用的曲调。

  b.《雨说》的作者是中国台湾诗人郑愁予,诗人笔下的雨,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

  c.《星星变奏曲》一诗中,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作品,诗人通过歌咏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7.下列各句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你能不能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 b.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

  c.你把字典借给我一下。 d.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好吗?

  8.请从下边词语中选4个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字数在80字以内,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坎坷 芬芳 愚昧 苦闷无怨无悔稍纵即逝所选词为: ; ; ;

  9.请对出下面对联的上联。上联: 下联:阅山水品评无字华章10.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上的诗句。

  祖国是什么

  11.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答: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字)(尽可能富有创意,有艺术性)

  12.用下列两个句子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单句。

  (1)我们的“猎手”正悠闲自得地欣赏风景。 (2)一只兔子悄悄从身边溜走了。

  a.表示惋惜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讽刺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2.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 3.请根据语意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第 一 样 事 儿,我要教 你 们 勇 敢 地 笑 啊 君 不 见,柳 条 儿 见了我 笑 弯 了 腰 啊 石 狮 子 见 了 我 笑 出 了泪啊 小 燕 子 见 了 我 笑 斜 了 翅膀啊4.请默写出空行的诗句。 5.春天来了,你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之后,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 6.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孝心无价(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1.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 )

  a.欢愉、沉郁的 b.欢愉、深沉的 c .悲凉、沉郁的 d.悲凉、深沉的

  2.根据下面各句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句后括号中。(3分)

  (1)时间白白地过去,事情没有进展。( ) (2)不可想像,不能理解。 ( )

  (3)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

  3.请从文中找出孝敬母亲的“我’’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并各用一个偏正短语加以表达。

  (1) (2)

  4.文中作者呼吁要赶快为父母尽孝心,其理由是:

  (1) (2)

  (3) (4)

  5.本文能揭示“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这句话含义的一个短语是 。

  6.(1)从文章的标题看,“孝心无价”提示了 。

  (2)从文章反映的生活内容看,本文反映的是 。

  (3)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本文以 为主。(2分)

  7.文中作者说“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创新吧[这是一块自由而广阔的天地,请以你的真实体验、丰富情感、独到见解,向老师展示你的才华吧!]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爱是无私的奉献》为题写一篇100字短文。

  【情智再闪烁】

  •学习本单元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认为本单元的易错之处在:•我认为今后尚需努力之处在: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第一单元复习(优选1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海上日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2022教育教学反思小班锣和鼓教案反思湘鲁版小学英语教学反思优秀教学反思通用模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