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五老说观后感

作者:白尚痕2024-01-07 12:59:28

导读:篇一:五老说观后感 王倩倩 “落其实者思其树,引其流者思其源”。回顾百年党史,浩浩荡荡,处处响彻着催人奋进的动人旋律。通过观看本次《福建教育五老说》主题系列讲座,领...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五老说观后感(精选1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五老说观后感

  王倩倩

  “落其实者思其树,引其流者思其源”。回顾百年党史,浩浩荡荡,处处响彻着催人奋进的动人旋律。通过观看本次《福建教育五老说》主题系列讲座,领悟其中思想、精神,

  我深刻意识到坚守初心、不忘誓言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党的历史征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为历史性的一刻。八月一日二时,在周恩来,叶挺,刘伯承,贺龙,朱德等人的领导下,起义如火如荼的进行了。激战至拂晓,全歼敌人3000余人。当天下午聂荣臻率领的25军73团起义,八月二号抵达南昌。这一枪不仅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打响了人民心中的反抗精神。中共中央得知南昌起义成功的消息之后,仍然以国民党左派的名义发布了《中央委员宣言》,文中披露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行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和坚持,才有了后来一个个传奇故事,一段段英勇的佳话。

  探寻真理的道路异常艰辛。而在毛泽东召开的古田会议,正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解放中国道路上的一次探寻。毛泽东同志在会议上深刻的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解放道路上的错误方向。将中国的解放道路拉回了正轨。敢于提出质疑,敢于摒弃旧时式的革命方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跟毛主席会师。由于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根据地的生活十分困难,粮草补给很是缺乏。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和南瓜汤。有时到了冬季没啥可吃的,就不得不吃草根,树皮来充饥。说到这了,现在的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但是浪费的现象却很严重。那可是先辈们为我们打下来的,他们用命换来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浪费呢!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和平,幸福,富裕的生活。白天他们要翻山越岭的去挑粮食。朱德司令总是身先士卒。同志们怕累坏了司令员的身体。因为他晚上还要研究作战计划。于是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但是朱德又到农民家里借了一个,还刻了八个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于是同志们更加尊敬这位司令员。

  正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军队的英勇,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们能做的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民族复兴,为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五老说观后感

  饶盼祥

  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同时产生的革命精神。它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赣文化的丰富发展;又启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八一精神的内涵是: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4周年,我观看了唐明生老师主讲的以“八一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的直播课,深有感触,受益匪浅。唐明生老师是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全国“关工委先进工作者”、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建医科大学关工委副主任。他从四个部分向我们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在反动派围剿的年代,红军诞生了。随之,他们经历了工农革命、长征等等一系列磨难,最终在多重磨难的锻炼下,一支以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成熟军队诞生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94周年的风雨兼程,94周年的磨难漂泊,这些是在新时代出生的我们所不曾经历的。不可否认,我们出生在一个很美好的时代。我们不曾经历过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也不曾经历过长征的苦难。作为一个江西人,我曾经到南昌八一纪念馆参观过。馆内陈列的照片、文物无一不在展示着当初那个动荡的年代下,一群群伟大的人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和平走向幸福。那是一次很独特的参观,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很难想象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这些伟人是如何斗争的。这是一次很独特的经历,因为这些曾发生在我的家乡,让我有复杂的情感。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任重而道远。在最该认真学习的年纪把握好身边的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不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因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在各种磨练下已变得足够强大。但也要清楚的认识,我们仍处在发展阶段,未来仍需要进行艰苦奋斗,昂首阔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篇三:五老说观后感

  陈子烨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观看了《追寻厦门湖里的红色印记》,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视频中,我们跟随着林爷爷的步伐一起走进厦门湖里区的红色故事里……

  当林爷爷讲到“70年前,解放军在这里挥洒热血,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在这里升起”时,我热血沸腾!讲到“60年前,1万名建设者手扛肩挑,让厦门岛内外连为一体”时,我攥紧拳头,内心无比激动!当讲到:“这里是凝聚浓厚的红色印记,是无数奋斗者梦想开始的地方”时,我又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讲到“战士们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中饿着肚子赶路”时,一个个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战士,在月黑风高的夜晚里一瘸一拐的赶路着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开始心疼起了他们。看到他们还在为了追击敌人挨饿受冻,我想到了自己在家中因为耍脾气而浪费粮食时,我内心十分惭愧。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通过此次的观看学习,我重新认识了厦门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充满红色记忆的英雄城市。它是福建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诞生地,曾是福建省革命指挥中心,留下许多革命遗址,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这些都成为了厦门最美的精神底色。

  也许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不需要再像先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仍然需要保持革命精神。在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当代,我们永远要当一位“革命者”,保持革命精神,让我们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日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篇四:五老说观后感

  杜承俊

  文天祥曾经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今天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八一精神永放光芒”八一特别节目,开始我并不怎么感兴趣,可是随着故事的深入,我的心就被紧紧地抓住。特别是当我看到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为首的前委员和贺龙、叶挺等领导率领着两万一千英雄,在南昌城头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城里的一声枪响犹如划破夜空的闪电,给人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新的篇章,我的心更是心潮澎湃。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革命烈士;抗元名臣——文天祥,民族英雄——夏完淳,抗日将领——张自忠,纹丝不动——邱少云,舍身堵枪——黄继光……他们敢于坚持直理,和党内错误路线作坚决的斗争,用革命的行动纠正了错误。他们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用自己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来支撑着,这一幕幕的画面令我身临其境般,我想:假如他们没有坚持在危险环境中舍身忘死救人,假如他们没有在革命中流血流汗奋力拼搏,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也没有现在的和平环境,

  我即将成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深深地为这些英雄感到自豪。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拼搏精神为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战斗。看着这一幕幕,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又能为自己的梦想做些什么呢?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海洋学家,我想:虽然海洋学家不会像那些壮士一样上场杀敌,但是我会用我的知识来保卫祖国生态环境加强我国的文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决心每天学习文化知识,去克服所有的难题,将来更好地探索和保护着我们的家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古有能文能武的先人,现在新一代的青少年,以先烈们为榜样砺砺前行,不忘初心,所以我们坚信新一代少年儿童一定会带领着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前行。

  篇五:五老说观后感

  每每听到老师通知观看“福建教育五老说”的节目时,总是特别期待。4月24日晚上7点,我早早地就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着观看。这期是第51期,主题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由医大陈开明老书记做主讲,讲述入党故事,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坚定自己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和决心。

  常常在课间或平时校内活动宣导中,都能耳濡目染地感受到共产党建立过程的艰辛与不易。作为当代的三年级小学生,对党的概念是模糊的,通过这次陈开明老书记直播中,我更加了解到老一辈革命党员,在投身建设新中国过程以身作则的精神。坚持以身边的优秀党员形象树立自己的榜样,学好党史,继承党精神的实践,努力锻炼、奉献自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雷锋叔叔说过:“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做初心的守望者。”是的,我们习主席时刻提醒当代华夏儿女,“不忘初心,放得始终”。

  在观看节目中,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虽然初心是抽象的,但怎么守望初心却是具体的,这种思想力量,鼓舞一代代共产党人,修炼党性,陶治心性,升华人性,世代相传。

  2023年那个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考验中国共产党与红色精神的一年,陈老爷爷是医大教授也是老党员,他的作战及实践精神带领着新一代年轻人,带领着医大学子们奋战在各自领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败了疫情。此时此刻,听着陈开明爷爷的讲述,我的眼眶湿润了…。

  作为当代小学生,我要当好初心的守望者。在初心的感召下,学习中国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努力,秉承红医精神代代相传,守住初心,做一个当代的好少年。

  篇六:五老说观后感

  王子尧

  今天,我看了五老说第六十六期“追寻厦门湖里的红色印记”深有感想。

  厦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充满红色印记的英雄城市,这里是福建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诞生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在这次直播中,林振其爷爷带着我们走过了五通“万人坑”、中共闽中厦门工委高崎地下交通站、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解放厦门第一面红旗插放遗址——神山、后莲坪解放战场等革命遗址。五通的万人坑遗址最是让人触目惊心,这里埋葬着许多无辜市民,爱国志士的尸首。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寇侵犯厦门,从五通村泥金至浦口海滩登陆。我军民拼死抵抗,血战三天,无奈实力急殊,5月13日厦门沦陷。在厦门保卫战三天中,民众在战火中死伤达三四千人,守军四四五团阵亡800余人,剩下不到一半。期间,爱国志士、无辜市民横遭杀戮,尸填风头海滩“万人坑”,白骨累累。厦门保安队、各炮台守军全部殉难。战争中,厦门岛上大量市民逃难,原有18万的人口,至沦陷时仅剩1。3万人左右。从此日寇铁蹄蹂躏厦门七年有余,百姓啼饥号寒,惊心忍命,命如蝼蚁,兵荒马乱,度日如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厦门前线的解放战士希望尽早把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出发前战士们发出誓言:坚决要把五星红旗插上神山,向新中国献礼。三班班长许纪和带领全班战士勇敢地冲在前面,但遭到山上敌人的伏击,经过一场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染满烈士鲜血的五星红旗,终于被高高地插在神山山顶,迎风招展。但九位英勇的革命战士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性命。这就是关于解放厦门第一面红旗插放遗址——神山的故事。马垅大榕树见证了当年的军民情深,在后莲坪解放战场革命遗址,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地下党员默默无闻的付出……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正处在于一个十分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仍需传承并弘扬光荣传统,延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正如“饮水思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用赤诚之心,真诚地感谢祖国,热爱祖国,报答祖国。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篇七:五老说观后感

  有一种色彩,叫作红色。共和国是红色的;国旗是红色的;党旗也是红色的;红领巾更是红色的……因为那是无数英雄们血染的风采。

  学习了来自《福建教育五老说》—“4·23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奋斗百年路阅读新征程”。2023年是建党整整100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由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福州大学图书馆主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爷爷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我们不能忘记信仰,忘记初心。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党的100年,荣辱与共的100年;历经沧桑的100年;丰功伟业的100年。列宁曾经说过:“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革命行动。”老一辈先烈们,用他们燃烧的青春和热血,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奋战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怀惴着对党、对国家的忠诚和信仰,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为人民的翻身解放做出了巨大的功绩。

  听着领导们的致辞,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回顾百年风雨,作为当代少年,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强身健体,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个深有体会的情景: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大会中郭荣辉主任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也令人印象深刻。他科普道:全世界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平均每年阅读量64本书;以发达城市上海为例,每年仅8本书;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约为每年仅4本书。得知后心里为之一惊。这意味着我国阅读量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华夏历来就是一个文明古都,怎么能少得了阅读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词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腹有诗书气自华。校有书香人儒雅。接着,映入眼帘的是福大校园文化活动风采展示。瞧,有民间剪纸舞蹈、读书社、四史知识竞答、还有少数民族的风物展示、无人机飞行科普、以及趣味的“书海拾瓶”书评分享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令学子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了生机和乐趣,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大家自主创新与思考的能力。福州大学在书香校园的建设给各校提供了一个拓展的新思路。

  走进书里,我们领悟了: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与书为友,我们明白了: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遨游书海,我们坚定了: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很欣赏的一句名言:以书育人,以书启智,以书养德。从现在起,从生活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从而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下一个百年奋斗路,阅读新征程。在党的教育下,在书的海洋里,以信仰之名扬帆,让我们共同迎着风,远航!

  篇八:五老说观后感

  林李赫轩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无数据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现在的我们过得好应该要好好感谢党和先烈们。

  今天林爷爷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厦门现在仍保存的红色印记,并讲述了许多关于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有万人坑,有高崎的军营与机场,还有各处的碉堡……这些让我印象深刻。看完视频后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我觉得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努力学习外还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少年儿童是伟大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要知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向、筑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争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林爷爷是位退休老师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还要为我们传授知识,退休不褪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奉献,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通过他的介绍让我更了解革命的艰难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我的爸爸也是一位党员,我也要天天向上,努力学习,争取像爸爸像林爷爷像无数先烈那样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篇九:五老说观后感

  殷家伟

  今天晚上,在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主办下有幸邀请到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原书记陈开明做客第51期《福建教育五老说》在线直播讲座,为我们讲述他在老一辈党员的教育引导下投身新中国建设;坚持以身边的优秀党员为榜样,在学好党史中继承优良传统;以及他在共青团与关工委工作时,不断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奉献力量的故事。

  “年少欣喜从戎扛钢枪,贵州剿匪忘死战沙场,赴朝抗美鏖战致身残,解甲归田无怨心仍欢。”陈开明老爷爷同我们讲述了他的青春生涯,那些战火纷飞的往事,又一一重现在我们眼前。当时东北三省沦陷的布告吸引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陈开明,“我们一定要为祖国做些什么!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当年在福清的陈开明这样想着。自此一路军歌冲霄汉,开始了战火纷飞中属于他的峥嵘岁月,生活和学习条件异常艰苦,但依旧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多次受到上级表彰。随着战争的胜利推进,国家的形势得到一些好转。

  通过交谈,我们能够看出陈开明爷爷等老一辈党员为了革命胜利、为了希望曙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了身残甚至是死亡的代价,他们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他们永远是国家的骄傲,永远值得中华儿女的无限敬仰。此外,陈开明爷爷对当代青年也寄予着厚望,期盼青年学子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当代青年应永葆红色基因不变、革命精神不移、民族脊梁不弯,从革命前辈的故事中汲取强大力量,凝聚起意气风发的豪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先烈的英名,永远镌刻在人们心坎上;英雄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田中。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在追寻红色记忆、走访红色足迹、领悟红色精神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红色基因见证了革命前辈对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是让我们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的动力源泉。当代青年应牢记革命前辈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篇十:五老说观后感

  郑植方

  “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每当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在我耳畔响起,我的内心就澎湃不已,因为我是一位光荣的少先队员。

  我常常在想,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同学们是否了解少先队的精神,是否能接棒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呢?今天有一位老党员——郭荣辉爷爷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少先队员们应该怎么做。

  在时代的起伏变迁中,郭荣辉爷爷从曾经年少无知的少先队员蜕变成顶天立地的好党员,是有这些精神在支撑着他不断进取的吧!

  “勇敢”的精神,勇敢就像一只小船,载你在困难的激流里乘风破浪。郭荣辉爷爷14岁那年,就是乘着这样一只小舟,让人生开启光明之路。他上初二的时候,被录取为少先队员,当时的他是个很胆小,很腼腆的男生,是勇敢之舟在关键时刻助他“渡”过难关。

  “责任”的精神,责任就像一个背包,帮你在负重的前行中厘定轨道。郭荣辉爷爷上高一时,正是这样一个沉甸甸的“责任”背包让他踏上了一次人生坦途。那一次,他独自一人带领几百名高三考生从泉州前往漳州参加高考,让莘莘学子们争取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奋斗”的精神,奋斗更像一对翅膀,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翱翔万里。郭荣辉爷爷铭记党恩,不忘党的教诲,即使退居幕后依然在工作中奋斗不息,在教育领域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让他们在各行各业里继续发光发热。

  “多付出,多学习,多做社会工作练本事”。郭荣辉爷爷鼓励我们从小学习立志、树德与为人,从小学习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嘱咐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培养品德,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的话语质朴又真切,也是对我们少先队员们的鼓励与期待。

  我想,像郭荣辉爷爷一样的那些时代楷模的先辈们,都有着一颗不忘初衷的心,他们秉承的精神——勇敢、责任、奋斗影响着我们,他们践行的品质——自律、自信、自强激励着我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当先锋”,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目标。“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作为下一代的我们应该更努力!

  这是一堂令我印象深刻的课,郭爷爷也成了我心中的“新榜样”。我明白了什么是少先队的精神,也更加坚定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我们一起写在课文的诗句,鼓励着大家认真学习。同学们,让我们趁年少,早立志,善奋斗,有目标!大胆挑战、敢于承担、努力奋斗,“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篇十一:五老说观后感

  刘子聪

  “五老”就是一种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五老是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今天我观看了《中国五老说》中省教育关工委秘书长吴选兴的讲座。让我来跟你们讲讲我的观后感吧。

  吴老先生讲了许多,也讲得很好,让我记忆比较深的是:他高考的那件事。有些人没有信心,不够自信都说:“哎,考不上了……”可是他却特别自信的说:“一定能考上!”并且信誓旦旦,胸有成竹的样子。因为他早已把知识都熟记在心里,每次同学来咨询他,他都能一一详细作解答,他比别人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结果他真的考上了。这件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还要有充分的准备!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万事俱备,厉兵秣马。

  吴老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他自己在不同的岗位工作的经历,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恪守岗位,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祖国,给未来……有听说过很多的高中生不会洗衣服,不会用电器煮饭……因为他们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他们参与劳动帮做家务。《弟子规》中讲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会做家务,会体谅父母,要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有德有才的人,才是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有才无德可是危险品!吴老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他自己在不同的岗位工作的经历,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恪守岗位,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祖国,给下一代……有听说过很多的高中生不会洗衣服,不会用电器煮饭……因为他们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他们参与劳动帮做家务。孔老夫子说得好:“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会做家务,会体谅父母,要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有德有才的人,才是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有才无德可是危险品!

  他还说中国文化一定要在交谈中憧憬中小孩子才会懂得体会其中的寓意或者道理。比如说:这个事该怎么做?告诉我们要多做好事,这样孩子看到了就会想,家长是这样做的,那我也应该这么做才对!以身作则,立言立行!不能只有书本的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中国五老说》还告诉我们,不能只有动脑筋的学习更要有动手动脑做事的机会。还要我们每个人心系中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将五老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祖国经久不衰,巍然屹立!

  篇十二:五老说观后感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

  劳动对每个人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劳动成果的珍贵,不会学会珍惜,也不知道劳动的重要。俗语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他亲身去经历、亲身去劳动,才能体会劳动的不易,珍惜劳动创造的成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是否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上的劳技课吗?是否还记得老师经常在我们耳边唠叨着要把我们培养成新一代的德、智、体、美、劳青少年吗?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基本前提。国家在人民教育这方面,特别是劳动,做了一系列的相关要求,学习各种技能,锻炼体魄、锤炼精神和意志。所以说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它自身未来的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

  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忆苦思甜,其实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是一种生存的技能,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劳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对我们也是很好的锻炼,我们将来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篇十三:五老说观后感

  我们都是劳动小达人

  今天晚上,在妈妈的陪同下,我观看了“朱秀尘谈新时代的劳动”专题视频。通过朱老师的介绍,我不仅更好地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还了解了不少其它学校的小朋友的劳动故事。做饭,洗衣,扫地……我们在劳动里大展身手。我们也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视频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钱塘小学的同学们。听朱老师介绍,钱塘小学的同学们最开始连蛋都不会打,但在老师和家长们的鼓励和帮助下,钱塘小学的同学们认真学习做菜。经过他们的一番努力后,他们不仅制作出了美味的饭菜,而且这些饭菜还是自己的独创定制呢!

  这让我想到了我最开始学习扫地的时候,那时的我总是扫得不够仔细,不是没将地扫得干净彻底,就是忘记处理打扫出来的垃圾。妈妈告诉我:“儿子,扫地这事儿可急不得。你把要扫的地方分成各个小块,一块一块地扫你就能扫得既干净又彻底啦!”得到了妈妈的指导,我便将客厅分成四个部分,结果我发现每扫完一部分我就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在我扫完整个客厅时更是得到了偌大的满足。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家不扫又如何成就大家呢?

  谈起劳动,很多人总觉得很辛苦。劳动固然辛苦,所以我们才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但劳动也是一种快乐,当我打扫干净客厅时我会感到快乐,当我因劳动获得了父母的赞赏时我会感到快乐,当我劳动而使生活变得丰富时我更感到快乐。处处有劳动,处处可劳动。劳动小达人,劳动最快乐!

  篇十四:五老说观后感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何佳怡

  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横渡大海的航船。”“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等名言名句中可以看出书籍对我们的一生有很大的帮助。读书就一定能成大器嘛?这我可不敢保证,但我敢保证你的知识会涨不少。

  在《孙权劝学》这一课文中,孙权劝吕蒙多看书,并告诉吕蒙,自己经常读书,读书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吕蒙就开始读书了。你看,到鲁肃找他谈论国家政事时,他满腹经纶,连鲁肃都说他知识见长了不少。“半部论语走天下。”我们读书不一定是跟吕蒙一样为了将来处理国家大事,但是也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许多事。

  在视频中我不仅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还知道了怎么样正确的阅读。阅读得从小抓起,小时候可以看一些绘本类的书籍,“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财宝与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句话可以看出父母陪伴孩子阅读有多么重要。父母不仅是陪孩子阅读,还要自己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俗话说得好“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到了小学就要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不仅是懂阅读还要会阅读,盲目的阅读,不去思考就没有达到阅读的效果。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一直在暗暗地设想,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对于爱好阅读的人,只要拿着一本书,到哪都会有精神食粮。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五老说观后感(精选1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五老说观后感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优秀合辑2024优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作文,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