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

作者:南黎辰2023-08-22 10:38:01

导读: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 (篇1) 1夜感自遣 孟郊〔唐代〕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2离思 孟郊〔唐代〕...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推荐5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 (篇1)

  1夜感自遣

  孟郊〔唐代〕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2离思

  孟郊〔唐代〕

  不寐亦不语,片月秋稍举。

  孤鸿忆霜群,独鹤叫云侣。

  怨彼浮花心,飘飘无定所。

  高张系繂帆,远过梅根渚。

  回织别离字,机声有酸楚。

  3闻夜啼赠刘正元

  孟郊〔唐代〕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 (篇2)

  1怨诗

  孟郊〔唐代〕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此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诗人既没有叙写思妇独守空房的凄凉感受,也没有刻画她零泪叹息的忧伤情貌,而是通过女主人公一种新奇的设想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全诗在艺术构思上独辟蹊径,用“芙蓉花”被泪水浸死的假想之词将闺中怨妇的哀怨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2归信吟

  孟郊〔唐代〕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羁旅诗。《归信吟》秉承诗人一贯的表现苦吟的诗风。前两句写远游在外的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泪墨修家书已见思念之深,可“书去”自己的魂也一同随着去了,更见思念之苦。可以想象诗人在外漂泊的凄苦。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说:“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正道出了此诗的特点。一个“泪”字可见诗人心中凄苦之情,所以诗人是挥泪作墨。“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

  3游子吟

  孟郊〔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 (篇3)

  1烈女操

  孟郊〔唐代〕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2游终南山

  孟郊〔唐代〕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此诗载于《全唐诗》第三百七十五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霍松林教授认为欣赏这首诗,必须紧扣诗题“游终南山”,切莫忘记那个“游”字。

  韩愈在《荐士》诗里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硬语”的“硬”,指字句的坚挺有力。这首《游终南山》,在体现这一特点方面很有代表性。

  3古别离

  孟郊〔唐代〕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 (篇4)

  1织妇辞

  孟郊〔唐代〕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社会,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女织”是相对的大多数劳动妇女白天是“田中女”,晚上要“秉机杼”。这种现象许多纺织诗都有所反映,如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2寒地百姓吟

  孟郊〔唐代〕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此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寒地之夜,贫苦人民和富贵人家悬殊的生活处境,鲜明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意境凄凉婉转,充满幽愤悲怆之情。

  3巫山曲

  孟郊〔唐代〕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全诗把峡中景色、神话传说及古代谚语熔于一炉,写出了作者在古峡行舟时的一段特殊感受。其风格幽峭奇艳。语言凝练优美,意境奇幻幽艳,余味无穷。

  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 (篇5)

  1登科后

  孟郊〔唐代〕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2古怨别

  孟郊〔唐代〕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离愁的歌。此诗一、二句是离别的时间和环境,写的又是在秋天。中间两联诗句内容相重,强调地描写了两人因离别而泪眼相看、欲说不能、伤心之极的情景。最后两句写的是离别人的将来,两人只能在明朗的月光下共同想念了。表示了他们真切、坚贞的感情。

  3洛桥晚望

  孟郊〔唐代〕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推荐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唐代孟郊的中国诗歌柳永的诗歌代表作描写冬天节气的诗词王维的古诗歌全集中国古代诗词名篇,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