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

作者:Admin2020-09-17 16:32:31

导读:篇一: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说的话就是:吃饭没呀?这让外国人惊讶不已,中国人怎么就对吃如此情有独钟?确实,民以食为天。从人们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们的物质...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说的话就是:“吃饭没呀?”这让外国人惊讶不已,中国人怎么就对吃如此情有独钟?确实,“民以食为天。”从人们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时代,人们吃的东西也是不同。人们说:“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让我带你们从舌尖上去看中国。

  奶奶——麻烦的粮票时代

  在我奶奶的那个时代,资源紧缺。什么东西都要靠相应得票(比如:粮票、布票、油票……。)才能换取物资,并且要到供应站才能领到。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据奶奶回忆:一次过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应站换些粮食。这时,正值排队高峰,供应站门口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领到了。可这个时间别说是午饭了,就连这年夜饭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而这年夜饭吃的又是什么呢?腌萝卜、腌白菜,几碗稀粥,中间放一个盐罐子,就凑成了一桌“别具一格”的年夜饭。“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饥挨饿了!”说到这儿奶奶发出了感概。

  妈妈——“奢侈”的小康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粮票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人们的菜篮子,米袋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腌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锅清粥也被一粒粒饱满的米饭所替代。我听妈妈说:到了80年代后期,在“饮食大舞台”上粗粮“退了休”,细粮成了“配角”,人们从未吃过的山珍海味晋升“主角”。还有更另类的:什么蛇、鼠、穿山甲、果子狸纷纷出笼……

  我们——饕餮的营养时代

  到了我们这一辈,鲍鱼、鲈鱼等“土豪式”食物已举行了“闭幕式”。人们对养生又多了一重认识,个个都追求起“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来。粗粮重新“上岗”,颇受人们青睐。乳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巅峰!怎么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在今天,人们吃着并选择着。人们的健康观念在21世纪清醒而大步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篇二:舌尖上的中国

  话说: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通过这一部瞬间火爆起来的片子《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了,我们都是为了吃而活!

  说到吃,几乎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熟人见面第一句便问:吃了吗?无论那个时间是不是饭点。正如英国人打招呼的那句“今天天气如何”,虽然那是一目了然的事。像某一部电视剧里演的,一个外国媳妇嫁到北京,终于掌握了和街坊邻居客套的一句话:吃了吗?然后在早上遇见邻居去厕所的路上也照例笑眯眯的便问:吃了吗?尴尬了。

  在中国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吃”来形容:吃香、吃相、吃惊、吃亏、吃醋……一清二白会扯到小葱拌豆腐,一物降一物也牵涉到卤水点豆腐,中华人民的智慧全都凝聚在吃的里面。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岁月里面,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还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还有一些吃货在叫嚣:没有西沙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蓝点马鲛,梅花参啊!没有新疆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大盘鸡,羊肉串啊!没有安徽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斩鸭子,腌咸菜啊!没有浙江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油焖冬笋,金华火腿啊!弱爆了。

  《舌尖上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横空出世,一瞬间就抓住了吃货们的胃,继而抓住吃货的心。一块普通的豆腐看起来也令人馋涎欲滴;一碗大众的牛肉面竟然让人内牛满面;即便只是豆瓣酱这样普通的作料也能让人心里长草……大半夜22::00这样的时间段播出的这个节目,让一个吃货情何以堪,让一个减肥中的吃货更是苦不堪言,甚至身边有朋友每看完一集就开车冲上大街去“觅食”。

  无意间听到的几个“段子”,让人很是入耳难忘。中国人参观动物园,只把动物分成两种: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中国人出行旅游,参观一个水族馆时,问的第一句话是:这个鱼可以吃吗?情何以堪。

  饮食,不光是吃,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舌尖上的中国》也是。但是在更多的人只看到了吃,看这节目对着屏幕垂涎欲滴,恨不能爬上去舔两口,这样确确实实是一个吃货了,但是谁关注了那些古老而又神奇的智慧,人民强大的'力量,甚至是吃有何讲究,若是只为了吃而看这个节目,若实质是对着吃的留无畏的口水,这个纪录片确实可以更名为:吃货,一个强大的吃货民族!

  篇三:舌尖上的中国

  今天,无意间收看CCTV4的《走遍中国·八方小吃》节目,很是开眼和过瘾,发觉舌尖上的中国小吃的确很是地道,它们是我们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张耀眼的名片。请您跟我一同分享吧。

  名片一——鲨鱼烟

  鲨鱼烟是把台北独有的一种鱼的鱼头分门别类地收拾好,然后,在烧红的大铁锅内加入红糖和白砂糖,顿时锅里起火冒烟,立刻把放在笼屉上的“鲨鱼”放锅上、加盖笼盖儿。锅里开始时是冒白烟,等几分钟后就会变成黄烟,这时糖烟就把“鲨鱼”给熏熟了。看着金黄透亮的“鲨鱼烟”,能不有口味吗?等到上桌时,“鲨鱼烟”蘸着汤料吃,既香、嫩、纯,又爽口、营养。“鲨鱼烟”台北饮食文化的名片啊!

  名片二——凤梨酥

  台北南投县埔里的凤梨采摘后,先削皮,然后把凤梨切成小丁丁,与水、白糖放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好几个小时,直到三者全部均匀地融合在一起,以能拉出丝为止。这就是凤梨酥的馅料,黄黄的,晶莹剔透,看着很像田黄石,很是温润,让人垂涎欲滴。接下来,用淡奶油、蛋黄、面搅拌均匀,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做凤梨酥的面皮用。最后,用一比一的比例的面皮包住馅料,放在模具里压平后,放在烤箱里烤十几分钟,甜而不腻,寓意发达的凤梨酥就做好了。“凤梨酥”台北饮食文化的又一名片啊!

  名片三——黄粑

  黄粑是这样制作的:先把糯米放在笼屉上蒸两个小时;然后,把米放入锅中,加入红糖、小米米浆,在高温下搅拌40分钟后,磨平、切片、放入模具成型。最后,用黄粑叶即良姜叶包上,在上笼蒸。泸州流传着“先是黄粑,再喝酒,就不醉人”的说法。因为,黄粑里有糯米、红糖,红糖很是暖胃、养胃,另外,这良姜叶具有清热解暑的功能,所以吃过黄粑后喝酒就不醉人。“黄粑”泸州饮食文化的再一张名片啊!

  怎样,醉人的舌尖上的中国小吃文化让您大开眼界吧?我们常见炭火烤肉串,可是台北的市民却用糖烟熏蒸“鲨鱼”,是不是很有创意啊?有空,您也试一试吧!

  醉人的舌尖上的中国小吃,彰显的是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有力佐证啊!

  吃货们,看过来;吃货们,动起来;吃货们,传承吧!

  篇四:舌尖上的中国

  不管是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的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与定义,既起自于饮食,有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用“甜”来表达喜悦幸福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而这种味道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在不少即将消失的潮汕美食中,有一种甚至让人在睡梦中还会想念的香甜,它就是糖葱薄饼。在以前,可以在潮汕地区的大街小巷看到许多卖糖葱薄饼的摊档。每到春天,卖糖葱薄饼的老伯伯·老奶奶·大叔大妈走街串巷拉着长音吆喝着“糖葱薄饼~”

  在潮汕的一个步行街对面,我曾吃到过一次糖葱薄饼。做糖饼的是一个看起来年过七旬的老人,他站在摊档前,在这片不大的地方,一边熟稔的糖饼,一边讲述着他的故事。从老人口中得知:这门做糖饼的技艺是从他祖上传下来的,早年他还不愿意学,可是后来家中变故,他又不得不靠着门手艺来维持生计。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彰显无疑。

  他一边说着,手边也不停的忙活着。他先在锅里刚一勺糖,慢慢加热后白糖变成了焦黄色,之后放在一旁等它冷却,等到温度合适后他才趁拉打。拉糖的动作很像北方拉关东糖。他将糖条中间往钉子上一挂,拉长后两股合在一起往上拉。这样不断重复拉打,不断将空气包在糖里面,直到变成白色的中空长方形糖条。然后是制作薄饼,他手里捧着稀面团往锅底一抹收回,被粘住附着在锅上的薄面层却凝固成饼,于是另一只手将薄饼揭起叠放在旁边。如此一抹一收,一揭一放,十分的快捷。把三张薄饼叠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手中吃着入口即化的糖葱薄饼,能够品味到一个老人独自支撑起家庭的那份坚信。

  除了甜,还有酸,苦,辣,咸等着我们去慢慢体验。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篇五: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历史博大精深,五千年来的美食文化也是色香俱全。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中国是行走在舌尖上的美食国度。”是啊!就连一块肉都有N种吃法。煮着吃、蒸着吃、炒着吃、做汤喝、夹馍吃等等。我第一次遇见北京烤鸭,便是在舌尖上行走的开端。

  那是2012年,我与妈妈奔赴北京参加钢琴比赛。比赛前一天晚上,我们行走在北京的小吃巷里。突然,一阵阵香将我吸引到了巷子的角落。虽说这是个不起眼的地方,但队伍几乎从这头排到那头。我踮起脚,看到了店名“北京烤鸭”,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快到我们了。店主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站在摊前,麻利的切着一只又一只烤鸭。“要几等分?整只、一分、二分还是五分?”老奶奶对每一位客人都说道。“我们要一整只。”妈妈回答。我们提着一整只鸭,坐到了小店的座位上。

  妈妈将袋子松开,热气顿时从袋中涌出来,清风将香气送入我的鼻腔。看着烤鸭金黄的外皮,嫩白的里肉,我一连咽了许多口水。妈妈用小刀轻轻划下一只鸭翅膀,黄皮裂开,露出嫩白的鸭肉,热气不断从白肉中冒出,伸向巷子的深处。我带好手套,轻轻拿起鸭翅膀,放在鼻边轻轻一闻,香气从鼻中渗入,一直渗入到我心里。我对着鸭肉轻轻吹起气来,咬下一口,热气与鸭肉那种微妙的质感传入牙尖,松软的肉在牙尖游走,最终还是极其不舍地滑入咽喉。一只鸭翅膀吃完,我已是满嘴流油,鸭肉的质感仿佛还存留在我的牙尖,香气仿佛还留在鼻中。我抓起另一只翅膀,又大口吃了起来。我在株洲是吃过烤鸭的,但是否正宗,我就不得而知了。

  从那一次吃完后,我就再也没有吃到过这样的味道。直至那次,我与“它”的第二次相遇。

  那是在深圳的海鲜自助餐厅。什么大龙虾、大螃蟹应有尽有,可我只对北京烤鸭情有独钟。妈妈夹来了三块,我拿起一块儿就往嘴里塞。淡淡的面粉香先渗入牙尖,接着着黄瓜,沙拉的清淡涌入嘴中。再往下咬一点,烤鸭的香味从口中冒出来。咬下的那一瞬,时间倒流回了7年前在北京咬第一口鸭翅时。

  时隔多年,烤鸭的味道还是没变。依旧是那缕香味,依旧是那松软的质感。烤鸭的味道,每一次吃都会印在我心里。因为它是北京的美食之一。夸张来说,乃至在明清时期,烤鸭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

  所以,烤鸭是历史悠久的一道菜。不仅仅烤鸭是这样。在中国,还有许多这样流传至久的美食。潮汕牛肉、重庆与四川的火锅、长沙臭豆腐,毛氏红烧肉……这些都足以代表中国的美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美食文化,一代又一代人的知晓与心血,结成了一颗代表中国的明珠。

  当我们行走在舌尖上时,体验到的是中国美食文化的悠久,也有对自已国家的敬畏与对美食的感受。

  舌尖上的中国,我一直在行走。

  我扶着树,就像扶着爷爷的肩膀。爷爷,我相信你。我默念。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写珍惜的高一作文五篇孤独相关的高一作文共5篇有关感恩的高一作文素材有关成功的高一作文素材写妈妈的高一优选作文,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